正如貝克哈特一樣,斯蒂芬斯被突然展現在眼前的卡茲尼美景所震驚。他稱其為「一座神廟,精緻清晰,宛如一顆嵌在巖石壁上的浮雕寶石。」在卡茲尼牆上的小小留名冊上,他自豪地添上了「一個美國公民的名字」,接著又考察了墓地和紀念碑。不過如今,在他面前,有價值的東西早已被洗劫一空,到處都是牲口的糞便,牧人的煙火燻黑了這些建築。
目前分類:穿梭陰陽界線篇 (10215)
- Jan 29 Sat 2011 15:14
十.今古奇聞-〔138〕佩特拉城(Petra)─ 阿拉伯世界的禁地7
- Jan 29 Sat 2011 15:12
十.今古奇聞-〔138〕佩特拉城(Petra)─ 阿拉伯世界的禁地6
此時的佩特拉幾乎處於被遺棄的地步。幾個世紀後,為了爭奪近東控制權,伊斯蘭勢力與歐洲基督教各國間戰爭不斷。佩特拉這座石城在十字軍東征期間再次興旺起來。歐洲十字軍在該地建立起短命王國,把佩特拉作為他們的一個要塞,一直堅守到1189年。召集,在曾經一度榮耀過的納巴泰人的佩特拉廢墟中,城堡的殘骸還依稀可見。公元12世紀後,佩特拉再次被遺棄。在貝克哈特來訪之前,西方世界完全將它遺忘了。唯有貝督因人和放牧者們繼續把那些墓地當做遮風避雨的場所。
- Jan 29 Sat 2011 15:10
十.今古奇聞-〔138〕佩特拉城(Petra)─ 阿拉伯世界的禁地5
公元前2世紀, 納巴泰達到了全盛時期。版圖最大時,王國由大馬士革一直延伸到紅海地區, 從某種程度上講, 它的影響已超越疆界、廣泛傳播且影響久遠:「納巴泰人的」文字進化成了當代阿拉伯文字,在當今大部份阿拉伯世界中廣泛使用。公元前80年~前65年,國王阿爾塔斯二世統治時期,納巴泰人鑄造了自己的錢幣,建造了希臘式的圓形劇場,佩特拉城蜚聲於古代世界。無論何地,甚至遠至中國,只要有駱駝商隊,只要有貿易團體,人們都聽說過神話般的石頭之城。
- Jan 29 Sat 2011 15:09
十.今古奇聞-〔138〕佩特拉城(Petra)─ 阿拉伯世界的禁地4
納巴秦人是阿拉伯遊牧民族, 約在公元前6世紀從阿拉伯半島北移進入該地區(今天約旦和南敘利亞境內)。在他們建造的眾多安居地中,尤以首都佩特拉最為突出。佩特拉是一個值得介紹的地方,第一,它易守難攻,唯一的入口是狹窄的山峽,敵方無法調集大軍攻城,可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第二,資源豐富,環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茂,木材豐富,牧草肥沃,利於遊牧;第二,水源充足,一股終年不斷的噴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 Jan 29 Sat 2011 15:08
十.今古奇聞-〔138〕佩特拉城(Petra)─ 阿拉伯世界的禁地3
事隔6年後, 貝克哈特由敘利亞向開羅南行,途中他突然發現自己正處在佩特拉附近,於是決定去看望一下這長期被遺忘了的城。不知是偽裝術比西特仁得當,還是運氣比他好,他竟然未受任何傷害地到達了佩特拉城。他發現,通往佩特拉的必經之路是一個叫西克的山峽, 深約200英尺。這條天然通道蜿蜒深入,直達山腰的巖石要塞,這就是加保﹒哈朗(聖經中稱為荷爾的)要塞。西克山峽漆黑一片,回聲蕩蕩,可是一轉過這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山峽,則是另一番景觀。世上最令人驚歎的建築就呈現在眼前:高130英尺,寬100英尺,高聳的柱子,裝點著比真人還大的塑像,整座建築完全由堅固的巖石雕鑿成形。這座建築名叫卡茲尼,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其色彩。由於整座建築雕鑿在沙石壁裡,陽光照耀下粉色、紅色、桔色以及深紅色層次生動分明,襯著黃、白、紫三色條紋,沙石壁閃閃爍爍,無比神奇。
- Jan 29 Sat 2011 15:07
十.今古奇聞-〔138〕佩特拉城(Petra)─ 阿拉伯世界的禁地2
英非聯合會要求貝克哈特用第一手考察材料,揭開尼日爾河與尼羅河之間的謎底。貝克哈特接受了這一富有挑戰的任務,開始策劃自己的旅行,他首先計劃去敘利亞,用幾年時間完善自己的阿拉伯語;然後前往埃及的開羅,加入穿越撒哈拉沙漠去尼日爾地區的商隊。貝克哈特蓄了鬍鬚,更名西克﹒坎布拉罕﹒阿布道拉,動身去了敘利亞的阿勒頗。
- Jan 29 Sat 2011 14:46
十.今古奇聞-〔138〕佩特拉城(Petra)─ 阿拉伯世界的禁地1
- Jan 29 Sat 2011 14:44
十.今古奇聞-〔137〕海底發現的岩洞壁畫─索爾繆岩洞
- Jan 29 Sat 2011 14:41
十.今古奇聞-〔136〕阿爾塔米拉(Altamira)岩洞壁畫
- Jan 29 Sat 2011 14:29
十.今古奇聞-〔135〕拜占庭 (西元476~1453) 2
大體而言,拜占庭帝國強大的關鍵在於它優秀的軍隊。他們透過實戰經驗,融合了羅馬、希臘、哥德和中東等國軍事上的長處,其軍隊的核心是具衝擊力的重騎兵,並以輕型步兵(弓兵)和重型步兵(配備裝甲的劍兵)做為支援。軍隊被組編成各個部隊,並施以戰術和策略的訓練,軍官則會接受軍事史和理論的教育。雖然他們常常要面對數目龐大但未受訓練的敵軍,卻能依靠出色的戰術和優秀的訓練屢屢贏得勝利。拜占庭的軍隊常透過間諜網絡和秘密特工提供有關敵軍計劃的資料,並且會以賄賂或其他方法引開侵略者。
- Jan 29 Sat 2011 14:27
十.今古奇聞-〔135〕拜占庭 (西元476~1453) 1
- Jan 29 Sat 2011 14:25
十.今古奇聞-〔134〕拜占庭興亡史5
拜占庭帝國的貿易即使在顛峰時刻,在文獻上卻是逆差的,特別是東方貿易,但是帝國擁有穩定且豐富的貨幣和幣制,也是吸引外國人投資的優勢。拜占庭金幣﹝Nomisma〕,這種金幣雖然使用八百年之久,卻從未到達他宣佈的4.55克的重量,但是,其中的金質比例卻從未低於百分之八十七,維持她信用的是拜占庭帝國普遍繁榮的國庫,並用政權予以保證。所以拜占庭帝國的諾米西瑪金幣在當時可謂是中古歐洲的美元。
- Jan 29 Sat 2011 14:24
十.今古奇聞-〔134〕拜占庭興亡史4
拜占庭帝國的興隆,只有一個千年不變的規則─紀律和法治,拜占庭皇帝們必須肩負著神權和君權的權利和責任,不可避免的都會有傾向神權政治的感覺,到七世紀都非常強烈的扼制著君權的擴充,表現君主權力必須遵守法律,作為使徒,尊重現行法律,不得逕自修改法律,因為當時的東正教相信人類的法律是受到上帝的保護。就連增加制定法條的查士丁尼大帝亦不可例外。
- Jan 29 Sat 2011 14:23
十.今古奇聞-〔134〕拜占庭興亡史3
拜占庭的歷史,是一部離心軸心變化的帝國史,查士丁尼時代幾乎回到的古羅馬時代的遼闊疆域。而孔耐尼、巴累歐洛的時代,則淪為環愛琴海的小帝國。如果不是每次以巧妙的技巧﹝運氣﹞那早就滅亡了!縱觀拜占庭帝國的缺點,在於她過於誘惑力的位置和巴爾幹半島上的問題。
- Jan 29 Sat 2011 14:22
十.今古奇聞-〔134〕拜占庭興亡史2
帝國的主要農耕區是小亞細亞和尼羅河河谷平原。國有商業和獨占事業包括農田、養牛牧場、礦場、採石場、絲織品、染料、和刺繡品貿易。有效率的官僚體系確保稅收穩定徵收。
- Jan 29 Sat 2011 14:21
十.今古奇聞-〔134〕拜占庭興亡史1
- Jan 29 Sat 2011 14:19
十.今古奇聞-〔133〕印度貴族階級較接近歐洲人
- Jan 29 Sat 2011 14:17
十.今古奇聞-〔132〕古埃及人的宇宙觀
- Jan 29 Sat 2011 14:12
十.今古奇聞-〔131〕法國蕭維(Chauve t)岩洞壁畫
- Jan 29 Sat 2011 12:43
十.今古奇聞-〔130〕法國南方拉斯科(Lascaux )山洞的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