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鹿頭梵志捨異學,求受三皈五戒。佛說護皈三十六善神及護戒二十五善神。
(出自《佛說灌頂三皈五戒帶佩護身咒經卷三》)
《佛說灌頂三皈五戒帶佩護身咒經》裡說有一位鹿頭梵志,他原先是一位外道,來頂禮佛說:「世尊啊,我久聞您的大名,我現在想捨棄我所學的,來受三皈五戒。」佛就讚歎說:「好啊,如果你能捨棄異舉,來受三皈五戒,這個功德不可稱計。」意思是說功德太大了。他聽佛說完,就清淨自己的身口意。在佛前虔誠地接受了三皈。佛告訴他說:「懷受三皈竟,就是真正的佛弟子,不為邪惡干擾。如果你受三皈以後,我當為你及十方人,讓天帝釋派遣諸善神,來護善男子菩女人等。」梵志問:「那是怎麼回事呢?希望我能了解。」就是怎麼樣受到他們的保護。在經裡說四天王派善神,灌頂善神就說了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字,三十六位善神都有梵語的名字:
第一位名彌粟頭不羅婆一善光,主疾病;第二位名彌果頭婆呵娑一善明,主頭痛;第三位名彌栗頭婆邏波一善力,主寒熱;第四位名彌粟頭栴陀羅一善月,主腹滿;第五位名彌粟頭陀利奢一善見,主瘴腫;第六位名彌粟頭阿樓呵一善供。主癲狂;第七位名彌粟頭伽娑婆帝一善拾,主愚癡;第八位名彌栗頭悉坻哆一善寂,主嗔惠;第九位名彌粟頭菩提薩一善覺,主淫欽;第十位名彌栗頭提波耀一善天,主邪鬼;算十一位名彌粟頭呵波帝一善住,主傷亡;第十二位名彌栗頭不若羅一善福,主塚墓;第十三位名彌粟頭芯閹伽一善術,主四方;第十四位名彌粟頭伽麗娑一善帝,主怨家;第十五位名彌粟頭羅閹遮一善主,主偷盜;第十六位名彌栗頭修干陀一善香,主債主;第十七位名孺栗頭檀那波一善施,主劫賊;第十八位名彌栗頭支多那一善意,主疫毒;第十九位名彌栗頭羅婆那一善吉,主五溫;第二十位名彌栗頭
缽婆馱一善山,主蜚屍;第二十一位名彌栗頭三摩陀一善調,主注連;第二十二位名彌栗頭戾梯歇一善備,主注腹;第二十三位名彌栗頭波利陀一善敬,主相引;第二十四位名彌栗頭波利那一善淨,主惡黨;第二十五位名彌栗頭虞伽地一善品,主矗毒;第二十六位名彌栗頭毗梨馱一善結,主恐怖;第二十七位名孺粟頭支陀那一善壽,主厄難;第二十八位名彌粟頭伽林摩一善游,主產乳;第二十九位名彌粟頭阿留伽一善願,主騾官;第三十位名彌粟頭閹利馱一善因,主口舌;第三十一位名彌粟頭阿伽馱一善照,主憂悃;第三十二位名彌栗頭阿訶娑一善生,主不安;第三十三位名彌粟頭娑和遁一善至,主百怪;第三十四位名蒲粟頭波利那一善藏,主嫉妒;第三十五位名彌粟頭周陀那一善音,主咒咀;第三十六位名彌栗頭章陀羅一善妙,主厭檮。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廣行陰騭。上格蒼穹:「陰騭」就是我們做一切好事不必讓人知道,不需要讓社會大眾表揚,一表揚所做的功德就報銷了。做種種好事不讓人知道,這就是「陰德」,又叫「陰功」。現代人做一點好事巴不得社會大眾都知道、都來表揚他;做壞事又怕人知道,所以他的罪惡就累積在那裡。善的因很快就報掉,惡的因永遠潛伏在那裡,將來惡報不堪設想。佛菩薩教我們做好事不要讓人知道;所做的壞事、惡事,趕快希望人家都知道,這叫「發露懺悔」。你的惡行大家知道了,都責備你,這一責備就報掉。所以,希望我們的惡業趕快報掉,善業累積在那裡,往後的善報就厚,這才是真正聰明人的作法。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學的方法就是經題中「清淨」。清淨是僧寶,「平等」是法寶,「覺」是佛寶。你看修行的三大綱領就在經題上給我們顯示出來了。不但這五個字是三寶,也是三學,三學就是包括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論。「清淨」是「戒學」,就是律藏,「平等」是「定學」,就是經藏;「覺」是智慧,是「慧學」,就是論藏。所以這五個字是三藏,又是三學,又是三寶。你看看這部經典雖然薄薄一冊,它把整個佛法都濃縮在其中。如果我們工作很忙,沒有很多的時間來研究佛教的經典,你從這一本經下手就可以了。這一本經果然貫通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那一部大藏經,你也整個貫穿了。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所宣說的無量無邊法門,也不能超過其外,因為皆不出一心故。所以這一本「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可以說是一切經的濃縮,是一切經的精華,這是在此地特別介紹給諸位。如果我們想歸依,三歸依落實來說,你依照這一本經典的教訓去修學,你受的三歸依就達到究竟圓滿了。今天我把三歸依的大意傳授給諸位,你們要真誠的接受。在佛菩薩面前恭恭敬敬地將歸依的誓詞讀三遍,這個誓詞是要從內心發出來。我真誠心發的誓願,我願意作佛的學生,我願意跟佛學。淨空為你們作證明,我是你的證明老師,是傳授你三歸依的老師。本師是釋迦牟尼佛,這是一定要記清楚的。不能把我看作本師,說是歸依淨空法師,那就錯了,那就大錯了。我們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是三寶弟子。三歸依的大意就說到此地。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性三寶之外,還有住持三寶。什麼叫住持三寶呢?就是形式上的三寶,形式上佛像是佛寶。佛不在世了,佛像不論是塑造的,或是彩畫的,或者是現在照像影印的都好。供養佛像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不忘本,我們見到佛像,常常想到老師的教誨,紀念老師的恩德。像我們中國人不忘祖先,祖先去我們再遠,面貌也不知道,我們還供一個牌位,「歷代祖宗神位」,常常想到祖先,這是不忘本,這是培育厚道,心地厚道。第二個意思是提醒我們見賢思齊,老師成佛了,我也要成佛,提醒我們歸依佛。一看到佛像,我要歸依覺,我要覺而不迷。它有這個作用,否則的話什麼人會時時提醒你?沒有人提醒你。人家提醒你,你還嫌他囉嗦。所以用這一尊佛像提醒我們歸依覺。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三福再進修六和,六和是建立在三福的基礎上。三福做不到,六和是不可能的。六和敬,第一是「見和同解」;見和同解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建立共識。假如我們全世界的人,我們的思想、見解都很接近,世界就和平了,就不會有爭執了。所以佛教育是對於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建立共識,這個共識實在是太高明了,是自性的共識,我們不是跟著釋迦牟尼佛走。所以釋迦牟尼佛高明、叫我們佩服。他不牽著我們鼻子走,他叫我們每一個人頂天立地,發揮自性的智慧德能,不是學他的,是開發自己自性的智慧德能。這個教學的理念,真正叫人心服口服。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僧寶不但含有清淨的意思,還有和合的意思。我們觀察世界今天國家與國家不和,宗教與宗教不和抔抔,眾生生活就非常痛苦。所以佛教給我們「六和敬」,六和敬是佛弟子必需要修學的課目。所以「僧」的意思是有「清淨和敬」之意。我們從不和不淨回過頭來,依六和敬,依清淨心。這就是初入佛門傳授給你學佛修行的綱領。這個綱領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都不能夠改變,都不能離開的,所以它是學佛絕對的綱領,真實的綱領。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過說到這一點,我們又要注意到一樁事情,什麼事情呢?「經」有假的。假如我們遇到假的經典,被人騙了,這個上當就大了。尤其是近代,提倡民主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誰都可以寫書。不像從前。從前經典傳到中國來,是經過當時的專家學者監定,由國家統一頒布,證明這一本經書是真實的。歷代祖師對於經論的註解,也要經過當代高僧大德證明,他講的沒錯,確實符合佛的意思。這樣呈報給皇帝,皇帝批准,他這部書才可以流通、才可以印行。不像現在,現在沒人管制了。所以我們要查明看經、讀經,一定要讀真正的經典。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上給我們講三歸依,他不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他不講這個三寶。我們推測他老人家的用意,大概是佛法傳到中國,年代太久了,怕一般人提到佛、法、僧,會產生一個錯誤的觀念,講到佛,就會想到泥塑木雕的佛像;說到僧,馬上想到出家人,這不是真正的歸依處。三歸依講的佛,是自性佛,就是你自性的覺悟,也就是本覺。馬鳴講的「本覺本有」,你要依你本有的本覺,這就對了。你不能依你的錯覺,不能依你的不覺。你從你的錯覺,從你的不覺,回過頭來,依你本有的本覺,這叫歸依佛。所以釋迦牟尼佛講歸依佛,並不說你歸依我釋迦牟尼佛,佛沒有這個說法。這非常重要的,歸依自性佛,就是回頭依靠自性覺,千萬不能搞錯了。搞錯了,你要依靠泥塑木雕的佛像,要依靠它,那俗話常說:「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這是不可以的,這是大錯。歸依自性佛,實在就是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說的「捨識用根」。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