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舉棋不定”出自春秋時期《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藕。”說的是下圍棋而舉棋不定,猶猶豫豫者無法取勝。這也是現存中國曆史上最早關於圍棋的確切記載。
目前分類:穿梭陰陽界線篇 (10215)
- Sep 04 Sun 2011 13:01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圍棋文化漫談:圍棋與成語
- Sep 04 Sun 2011 12:59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圍棋文化漫談:人生處世如棋道1
當局者迷旁觀清
不執得失心慧明
- Sep 04 Sun 2011 12:56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圍棋文化漫談:圍棋史話2
中國古代許多帝王均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南唐後主李煜可謂風流君王的代表人物。他的一曲《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他不僅詩詞倍受後世文人士大夫的推崇,而且也酷愛圍棋。據《全唐詩》記載,後主下棋時,還沒幾歲的其弟李從謙愛在一旁觀看,後主曾讓他寫了一首《觀棋》詩。其父中主李景及其兄弟也都是詩賦、圍棋好手,深受李煜賞識的唐末五代著名畫家周文矩所畫《重屏會棋圖》,描繪了他們對弈時和諧而又其樂融融的情景。
- Sep 04 Sun 2011 12:53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圍棋文化漫談:圍棋史話1
- Sep 04 Sun 2011 12:50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圍棋文化漫談:圍棋的起源
琴、棋、書、畫是中國四大古老的文化藝術,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圍棋,它們伴隨著儒、釋、道思想和其他文化藝術,融貫於綿綿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在琴、棋、書、畫之中,又以圍棋最爲特別,他不僅具有其他藝術門類的許多共性,諸如抒發意境、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生慧增智等等,而且還與天象易理、兵法策略、治國安邦等相關聯,因此,它是一門綜合性文化藝術。
- Sep 04 Sun 2011 12:48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音樂與健康
芸芸眾生,大千世界,因為風土、地域、文化差異,人們會因為語言的不通而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但卻能夠從對方的歌聲中,奏出的曲子裡懂得其想表述的情感及喜怒哀樂,這就是音樂的神奇。
- Sep 04 Sun 2011 12:45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淺談疾病與四季四時
中國古代的醫學籍《黃帝內經》裏說,百病起於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生病時,多半都是旦慧晝安,就是說早晨和白天會變得比較好一點,而夕夜加甚,就是到了傍晚的時候就開始又加重了,而到了晚上的時候就更厲害了。
- Sep 04 Sun 2011 12:43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從中醫淺談傳統文化的變遷
常聽人說,和西醫相比,中醫見效慢。最近又見報道說,中醫專家提醒人們注意中藥的毒性問題[1]。針對這些觀點,我想就自己的經歷談一下認識。
- Sep 04 Sun 2011 12:41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虛名之代價2
漢武帝攻滅了南邊的南越和東越兩國,吞並了西南邊的滇國,設置了十七郡。為了安撫人心,漢王朝免去了這十七郡的賦稅,而這十七郡的官吏的俸祿卻要同十七郡相近的中國百姓去供養。這十七郡的人又經常造反,每年都要出兵萬餘人,耗費國庫去平息叛亂。雖然名義上漢武帝擴展了國土,但是從本質上說,中國並沒有從中受益,得到的不過是一個空名。
- Sep 04 Sun 2011 12:38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虛名之代價1
漢武帝是漢朝的第五個皇帝。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的時候,由於中國經歷了戰國後期諸侯爭鋒,秦滅六國的戰亂,秦始皇的暴政統治,和楚漢相爭的蹂躪,人口巨減,財物匱乏。
- Sep 03 Sat 2011 15:02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古代的中醫醫術 博大精深5-註解
註1、《列子.湯問篇》:“扁鵲謂公扈曰:『汝志強而氣弱,故足於謀而寡於斷。齊嬰志弱而氣強,故少於慮而傷於專。若換汝之心,則均於善矣。』扁鵲遂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藥,既悟如初。二人辭歸。”
- Sep 03 Sat 2011 14:59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古代的中醫醫術 博大精深4-[ 李時珍]
李時珍 (西元1518-1593年)
- Sep 03 Sat 2011 14:56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古代的中醫醫術 博大精深2-[孫思邈 ]
孫思邈(隋唐,西元581-682年)
- Sep 03 Sat 2011 14:53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古代的中醫醫術 博大精深2-[ 華佗]
華佗 (漢朝,西元145-208年)
- Sep 03 Sat 2011 14:51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古代的中醫醫術 博大精深1-[扁鵲 ]
古代的中醫的確是相當發達,中國曆代出了不少醫術絕倫的名醫,比如春秋末期的扁鵲(原名秦越人)、東漢末年的華佗,董奉及張仲景(建安三神醫)、東漢皇浦謐、東晉葛洪、唐朝孫思邈(藥王),元朝朱震亨(金元四子之一),明朝李時珍(醫聖)等等。他們的醫學成就卓著,從這些偉大醫學家中擇幾位代表性人物,概略敘述他們對醫學的貢獻。
- Sep 03 Sat 2011 14:48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淺談儒道文化3
這個世界是變化的,而千變萬變只有不離開自己位置的變才是順利的,才能夠“吉,無不利。”而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和控制、平衡著這種變化的因素就是相生相剋的理。“位”被相生相剋所制約、平衡著達到了“和諧”的秩序。
- Sep 03 Sat 2011 14:45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淺談儒道文化2
也不能篡亂。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還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縱觀古今多少求而不得的故事,很多都是因為希望得到不該得到的,謀求原本屬於別人的東西,期望佔有別人的位置。一旦起了這樣的心,就是在離開自己的位置了,縱使一時得到了,也終將失去,因為那不是屬於自己的。而離開了自己的位置,就像失去了自己的容身之處,非但沒有了自己的位置,本性也因此而迷失在那不可能得到滿足的慾望裡面。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面,就講守本分,順天由命。
- Sep 03 Sat 2011 14:42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淺談儒道文化1
近覽古籍,頗有淺得。道家、儒家、周易、五行是那麼深地滲透在中國曆史之中,而它們雖然表面上各自蔚然成林,但是也是互相縱橫交錯地貫穿在一起的。
這些貫穿在一起的,包括“位”的概念和相生相剋的道理。
- Sep 03 Sat 2011 14:39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八仙圖
西蜀時的道士張素卿,是神仙之人。他曾經在青城山丈人觀的幾堵牆上,繪畫五嶽泰山、華山、衡山、恒山、嵩山,四瀆長江、黃河、淮水、濟水,和十二溪女等。畫的筆力遒健,不論是山、水,還是溪女,都顯得栩栩如生,呼之欲活。見到這些壁畫的人,都心悚神悸,停下腳步不願離開。這些畫真是畫中的奇譎絕世之作。
- Sep 03 Sat 2011 14:36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華夏丹青---暢談古今精髓3
就在她處於藝術巔峰時期,命運似乎在捉弄她,使她不幸染上惡性風濕病,幾乎喪失了繪畫能力。病痛的摧殘,精神的壓抑,使章翠英深感生命的脆弱與不易。這時,她經丈夫介紹修煉了法輪大法----一種真正往高層次上帶人的佛家氣功修煉法門。通過修煉,如山的病痛消失得無影無蹤,懂得生命真正意義的章翠英內心充實闊達,藝術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章翠英決定親自去中國大陸向可貴的中國人民講真相。在中國,她遭到了邪惡瘋狂迫害,被關押在四個不同的監獄長達八個月之久,酷刑,辱駡,恐嚇及繁重的體力勞動絲毫沒有動搖她對法輪功堅定的信念。一有機會,她就會利用繪畫與作詩向周圍的犯人、警察講真相,她寬大的胸懷,無畏地獻身於真理的精神感動著周圍的人。在法輪功學員和澳大利亞政府的幫助下,章翠英終於回到了親人的身旁。這次遭迫害的經歷使章翠英決定用手中的畫筆更好地向世界人民講真相,揭露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