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曰:「無心是道。」遠曰:「道因心有,何得言無心是道?」師曰:「 道本無名,因心名道。心名若有,道不虛然。窮心既無,道憑何立?二俱虛妄,總是假名。」遠曰:「禪師見有身心,是道已否?」
- Aug 11 Sat 2012 16:45
33.五燈會元 - 卷二《司空本淨禪師》02
- Aug 11 Sat 2012 16:44
33.五燈會元 - 卷二《司空本淨禪師》01
- Aug 11 Sat 2012 15:55
33.五燈會元 - 卷二《溫州淨居尼玄機》
- Aug 11 Sat 2012 15:53
33.五燈會元 - 卷二《永嘉真覺禪師》05
今以雙非破兩是,是破 非是猶是非。又以雙非破兩非,非破非非即是是。如是只是非是非非之是,未是不非 不不非、不是不不是。是非之惑,綿微難見,神清慮靜,細而研之。第八簡其詮旨者,然而至理無言,假文言以明其旨。旨宗非觀,藉修觀以會其宗 。
- Aug 11 Sat 2012 15:53
33.五燈會元 - 卷二《永嘉真覺禪師》04
第二出其觀體者,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 第三語其相應者,心與空相應,則譏毀讚譽,何憂何喜?身與空相應,則刀割香塗,何苦何樂?依報與空相應,則施與劫奪,何得何失?心與空不空相應,則愛見都 忘,慈悲普救。身與空不空相應,則內同枯木,外現威儀。
- Aug 11 Sat 2012 15:52
33.五燈會元 - 卷二《永嘉真覺禪師》03
故次第七,明三乘漸次也。 事理不二第八。三乘悟理,理無不窮。窮理在事,了事即理。故次第八,明事理 不二,即事而真,用祛倒見也。勸友人書第九。事理既融,內心自瑩,復悲遠學,虛擲寸陰,故次第九,明勸友 人書也。 發願文第十。勸友人雖是悲他,專心在一,情猶未普,故次第十,明發願文,誓 度一切。復次,觀心十門。
- Aug 11 Sat 2012 15:51
33.五燈會元 - 卷二《永嘉真覺禪師》02
祖 歎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矣。 師翌日下山,乃回溫州,學者輻湊,著證道歌一首,及禪宗悟修圓旨,自淺之深。慶州刺史魏靖緝而序之,成十篇,目為永嘉集,並行于世: 慕道志儀第一。夫欲修道,先須立志。及事師儀則,彰乎軌訓,故標第一,明慕 道儀式。 戒憍奢意第二。初雖立志修道,善識軌儀,若三業憍奢,妄心擾動,何能得定。故次第二,明戒憍奢意也。 淨修三業第三。
- Aug 11 Sat 2012 15:49
33.五燈會元 - 卷二《永嘉真覺禪師》01
- Aug 11 Sat 2012 15:48
33.五燈會元 - 卷二《廣州志道禪師》03
- Aug 11 Sat 2012 15:47
33.五燈會元 - 卷二《廣州志道禪師》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