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乃與統兵校尉尹奉、趙昂商議。原來趙昂之子趙月,現隨馬超爲裨將。趙昂當日應允,歸見其妻王氏曰:「吾今日與姜敘、楊阜、尹奉一處商議,欲報韋康之仇。吾想子趙月現隨馬超,今若興兵,超必先殺吾子,奈何?」亦有謀及婦人而不失者,趙昂是也。其妻厲聲曰:「雪君父之大恥,雖喪身亦不惜,何況一子乎!君若顧子而不行,吾當先死矣!」又一個女丈夫,可比斷頭將軍。趙昂乃決。次日一同起兵。姜敘、楊阜屯歷城,尹奉、趙昂屯祁山。王氏乃盡將首飾資帛,親自往祁山軍中賞勞軍士,以勵其衆。當以夫人為主帥,以趙昂為偏裨。馬超聞姜敘、楊阜會合尹奉、趙昂舉事,大怒,即將趙月斬之;趙昂先送了一個兒子。令龐德、馬岱盡起軍馬,殺奔歷城來。姜敘、楊阜引兵出。兩陣圓處,楊阜、姜敘衣白袍而出,與馬超在潼關時,正相映射。○敘與阜以干表兄弟而相援,備與璋以同兄弟而相攻,為之一嘆。大罵曰:「叛君無義之賊!」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卻說馬超自兵敗入羌,二載有餘,結好羌兵,攻拔隴西州郡。所到之處,盡皆歸降,因劉璋求救於漢中,本該接敘張魯;卻放下張魯,接入馬超。蓋為馬超投張魯,張魯遣馬超之由也。此等敘事,如連山斷嶺,筆法逼真龍門。惟冀城攻打不下。刺史韋康,累遣人求救於夏侯淵。韋康求救於夏侯淵,與劉璋求救于張魯,兩相映襯。淵不得曹操言語,未敢動兵。韋康見救兵不來,與衆商議,不如投降馬超。參軍楊阜哭諫曰:「超等叛君之徒,豈可降之?」康曰:「事勢至此,不降何待?」阜苦諫不從。韋康大開城門,投拜馬超。韋康出降,與後文劉璋出降,兩相映襯。超大怒曰:「汝今事急請降,非真心也!」將韋康四十餘口盡斬之,不留一人。馬超殺韋康而失州郡之心,與後文玄德不害劉璋以牧州郡之心,正是相反。有人言楊阜勸韋康休降,可斬之。超曰:「此人守義,不可斬也。」復用楊阜爲參軍。馬超用楊阜,與後文玄德用劉巴、黃權,又相類而相反。阜薦梁寬、趙衢二人,超盡用爲軍官。此時一似真降者。楊阜告馬超曰:阜妻死於臨洮,乞告兩個月假,歸葬其妻便回。馬超從之。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卻說劉循逃回見父,說雒城已陷,劉璋慌聚衆官商議。從事鄭度獻策曰:「今劉備雖攻城奪地,然兵不甚多,士衆未附,野穀是資,軍無輜重。不如盡驅巴西、梓潼民過涪水以西。其倉廩野穀,盡皆燒除,深溝高壘,靜以待之。彼至請戰,勿許。久無所資,不過百日,彼兵自走。我乘虛擊之,備可擒也。」亦似李左車教陳餘之計。劉璋曰:「不然。吾聞拒敵以安民,未聞動民以備敵也。此言非保全之計。」劉璋雖闇,亦有仁心,然從來有仁心者,每每吃虧,每每失事,為之一嘆。正議間,人報法正有書至。劉璋喚入。呈上書。璋拆開視之。其略曰: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不到五七里,早到蘆葦叢雜處。魏延一軍從蘆中忽起,都用長鎗亂戳。黃忠一軍伏在蘆葦裏,用長刀只剁馬蹄。江邊蘆葦,可為城邊林木答禮。馬軍盡倒,皆被執縛,步軍那裏敢來?張任引數十騎望山路而走,正撞著張飛。張任方欲退走,張飛大喝一聲,衆軍齊上,將張任活捉了。原來卓膺見張任中計,已投趙雲軍降了,又是一個降將軍。○省筆法。一發都到大寨。玄德賞了卓膺。張飛解張任至。孔明亦坐於帳中。玄德謂張任曰:「蜀中諸將,望風而降,汝何不早投降?」張任睜目怒叫曰:「忠臣豈肯事二主乎?」玄德曰:「汝不識天時耳。降即免死。」任曰:「今日便降,久後也不降!可速殺我!」不肯詐降是硬漢,便說實話是直漢。玄德不忍殺之。張任厲聲高罵。孔明命斬之,以全其名。張任倒是斷頭將軍。後人有詩讚曰: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飛、趙雲回寨中,見孔明、簡雍、蔣琬已在帳中。飛下馬來參軍師。不向孔明一邊敘來,卻從張飛一邊看出,用筆(兵)之妙。孔明驚問曰:「如何得先到?」玄德具述義釋嚴顔之事。孔明賀曰:「張將軍能用謀,皆主公之洪福也。」趙雲解吳懿見玄德。玄德曰:「汝降否?」吳懿曰:「我既被捉,如何不降?」又是一個降將軍。玄德大喜,親解其縛。孔明問:「城中有幾人守城?」吳懿曰:「有劉季玉之子劉循,輔將劉璝、張任。劉璝不打緊;張任乃蜀郡人,極有膽略,不可輕敵。」但借吳懿口中寫張任,寫張任正是寫孔明。孔明曰:「先捉張任,然後取雒城。」問:「城東這座橋名爲何橋?」吳懿曰:「金雁橋。」孔明遂乘馬至橋邊,遶河看了一遍,回到寨中,喚黃忠、魏延聽令曰:「離金雁橋南五六里,兩岸都是蘆葦蒹葭,可以埋伏。金雁橋可為落鳳坡答禮。魏延引一千鎗手伏於左,單戳馬上將;黃忠引一千刀手伏於右,單砍坐下馬。殺散彼軍,張任必投山東小路而來。張翼德引一千軍,伏在那裏,就彼處擒之。」又喚趙雲伏於金雁橋北:「待我引張任過橋,你便將橋拆斷,卻勒兵於橋北,遙爲之勢,使張任不敢望北走,退投南去,卻好中計。」每處用計,只是如此如此而已,此處詳敘在前,又是一樣筆法。調遣已定,軍師自去誘敵。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玄德謝曰:「若非老將軍,吾弟安能到此?」即脫身上黃金鎖子甲以賜之。為已降者獎,又為未降者勸。嚴顔拜謝。正待安排宴飲,忽聞哨馬回報:「黃忠、魏延和川將吳蘭、雷銅交鋒,城中吳懿、劉璝又引兵助戰,兩下夾攻,我軍抵敵不住,魏、黃二將敗陣投東去了。」不從黃、魏一邊敘來,卻在張一邊聽得,省筆之法。張飛聽得,便請玄德分兵兩路,殺去救援。於是張飛在左,玄德在右,殺奔前來。吳懿、劉璝見後面喊聲起,慌退入城中。吳蘭、雷銅只顧引兵追趕黃忠、魏延,卻被玄德、張飛截住歸路。黃忠、魏延又回馬轉攻。吳蘭、雷銅料敵不住,只得將本部軍馬前來投降。嚴顏之後,又是兩個降將軍。玄德准其降,收兵近城下寨。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卻說孔明已將起程日期申報玄德,教都會聚雒城。玄德與衆官商議:「今孔明、翼德分兩路取川,會於雒城,同入成都。水陸舟車已於七月二十日起程,此時將及待到。今我等便可進兵。」黃忠曰:「張任每日來搦戰,見城中不出,彼軍懈怠不做準備,今日夜間,分兵劫寨,勝如白晝廝殺。」上既寫翼德,下又寫黃忠。玄德從之。教黃忠引兵取左,魏延引兵取右,玄德取中路。當夜二更,三路軍馬齊發。張任果然不做準備。漢軍擁入大寨,放起火來,烈焰騰空。蜀兵奔走,連夜直趕到雒城,城中兵接應入去。玄德還中路下寨。次日,引兵直到雒城,圍住攻打。張任按兵不出。攻到第四日,若孔明未來,便能攻破雒城,便不見孔明用計之妙。玄德自提一軍攻打西門,令黃忠、魏延在東門攻打,留南門放軍行走。原來南門一帶都是山路,北門有涪水:因此不圍。張任望見玄德在西門,騎馬往來,指揮打城,從辰至未,人馬漸漸力乏。張任教吳蘭、雷銅二將引兵出北門,轉東門,敵黃忠、魏延;自己卻引軍出南門,轉西門,單迎玄德。前射白馬將,是射著假玄德;今出雒城門,是來尋真玄德。城內盡撥民兵上城,擂鼓助喊。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虎將中,關、張、趙、黃皆大將才也。若馬超,則可為戰將,而不可為大將。其殺韋康,屠百姓,不得謂之仁矣;且不疑楊阜,不得謂之智矣。前既惑於曹操,而攻韓遂;後復歸於張魯,而拒玄德:此其識見,當在四人之下。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飛殺到巴郡城下,後軍已自入城。張飛叫休殺百姓,出榜安民。群刀手把嚴顔推至。飛坐於廳上,嚴顔不肯下跪。硬漢。飛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將到此,何爲不降,而敢拒敵?」嚴顔全無懼色,回叱飛曰:「汝等無義,侵我州郡!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一語傳為千古美談。飛大怒,喝左右斬來。嚴顔喝曰:「賊匹夫!砍頭便砍,何怒也?」張飛見嚴顔聲音雄壯,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階喝退左右,親解其縛,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頭便拜曰:「適來言語冒瀆,幸勿見責。吾素知老將軍乃豪傑之士也。」此處出人意外,不但嚴顏所不料,亦讀者所不料也。嚴顔感其恩義,乃降。後人有詩讚嚴顔曰: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