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將中,關、張、趙、黃皆大將才也。若馬超,則可為戰將,而不可為大將。其殺韋康,屠百姓,不得謂之仁矣;且不疑楊阜,不得謂之智矣。前既惑於曹操,而攻韓遂;後復歸於張魯,而拒玄德:此其識見,當在四人之下。
人謂姜敘之母,同於太史慈之母:慈之母勉其子以報孔融,敘之母勉其子以報韋康,此則其可嘉者也。我謂姜敘之母,異於徐庶之母:庶之母知操之為賊,敘之母不知討操者之非賊而助操者之為賊,此則其可惜者也。人謂趙昂之妻異於呂布之妻:布之妻阻其夫之出戰,昂之妻勵其失以起兵,此則其可嘉者也。我謂趙昂之妻,同於劉表之妻:表之妻背劉備而從曹操,致其身與子俱死;昂之妻助曹操以攻馬超,身幸免於死,而亦致其子於死。此又其可惜者也。雖然,郭嘉、程昱等輩,天下所稱智謀之士,猶然不明順逆,而何論於婦人哉?尚論者於楊氏、王氏可勿譏云。
此回自孔明捉張任之後,便當接馬超攻葭萌之事。而馬超攻葭萌,由於張魯遣馬超;張魯遣馬超,由於馬超投張魯;馬超投張魯,則又由於楊阜破馬超。夫楊阜之與劉璋,風馬牛不相及也。而尋原遡委,遂忽然夾敘隴中一段文字,卻與五十九回之末遙遙相接,此等敘事,宜求之《左傳》、《史記》之中。
卻說張飛問計於嚴顔,顔曰:「從此取雒城,凡守禦關隘,都是老夫所管,官軍皆出於掌握之中。今感將軍之恩,無可以報,老夫當爲前部,所到之處,盡皆喚出拜降。」只因一個斷頭將軍,引出無數降將軍。張飛稱謝不已。於是嚴顔爲前部,張飛領軍隨後。凡到之處,儘是嚴顔所管,都喚出投降。有遲疑未決者,顔曰:「我尚且投降,何況汝乎?」自是望風歸順,並不曾廝殺一場。省事亦省筆。○以下按過翼德一邊,接敘玄德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