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韋應物(公元 737─792),是唐朝代宗大歷年間(766--779)有名的詩人。他的詩以寫田園風物而著稱,是繼陶淵明、二謝和王維、孟浩然之後的又一個田園詩名家;而他自成一體的簡淡古樸、澄澹空靈的詩風,則是唐代詩人中非常接近陶淵明的一個。

他的《寄全椒山中道士》就是頗具陶淵明風格的唐詩精品,後人稱之“一片神行”、“化工筆”[1];蘇東坡特別喜歡,刻意模仿,但始終不成功[2]。就五言絕句而論,他和李白、王維一起被認為是“並入化境”的最高成就者[3]。《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即其代表作。白居易說他的五言詩“高雅閑淡,自成一家之體”[4],而《幽居》即是其中比較有名的一篇。至於他的《滁州西澗》則更是唐詩中最有名的精品之一,和李白的《靜夜思》一樣是小孩子一入詩門就要背誦的篇章。

韋應物生於一個世代為官的家庭,他自己少年時候就以三衛郎的身份侍候唐玄宗。十來歲的娃娃,還不大懂事,又沒讀過什麼書,作了皇上的近侍,得到恩寵,便仗勢欺人、橫行霸道。犯了法的亡命之徒他也敢弄來藏在家裡;看到鄰近的哪個姑娘好就搶回家去;被人告發後,官府派來抓他的人根本不敢進他家的門,只好在他家門口的白玉台階下站著發愣。他經常陪著唐玄宗優哉遊哉地享受帝王生活:有時皇上帶貴妃去溫泉洗澡,他也得到特許可以在溫池裡泡一泡;有時威風凜凜地帶一大隊人馬陪皇上出外圍獵;有時皇上在宮中大擺酒宴,管弦絲竹、清歌曼舞,一隊隊宮娥彩女象天仙一樣;他一喝起酒來往往直喝到如痴如呆。當這種官兒除了享福以外就沒有多少事要幹。[5][6]

可是好景不長,當韋應物才19歲時,發生了安史之亂。唐玄宗逃到四川,楊國忠被殺、楊貴妃被逼死在馬嵬坡。這一天翻地覆的社會動盪對於他思想上的震動可想是很大的。三年後他去了太學讀書。但因他過去不讀書,又已經22歲了,自覺“讀書事已晚”。再三年後玄宗去世,他失了依靠,逐漸被人排斥甚至受人欺負,開始體驗到生活中艱難的一面。[6]雖然他二十八、九歲時便任洛陽丞,但42歲時還只當個櫟陽令的小官,而且當時正當壯年身體卻不行了,以至於病倒被迫辭官,住到“善福精捨”裡去。四年後他出任滁州刺史,再過六年出任蘇州刺史,但兩年左右即卸任,定居在蘇州永定寺的“永定精捨”,大約一年後逝世。[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ossworld 的頭像
    crossworld

    穿越神佛世界濟世網 - 社團法人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