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大起大落,身體上的壯年早衰,把他推入了思考和轉變的旋渦中。從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思考中,他終於認識到世間名利聲榮都如“糞土”一樣,不但不足求,而且骯髒污染人;再回頭看世人,都和自己過去一樣,不知“自省”“自悟”,一生中營營苟苟,深陷在沒完沒了的對慾望的追求中,整日奔忙“馳謝”,就像突起突息、行蹤不定的陣風“驚飆”一樣;人在迷、悟之間的徘徊,就像自己醉酒時的狀態一樣:對著好酒一喝醉,什麼事都不在乎了,“百事何足論”。生活中偶然的啟悟就像“遙見青山”一樣使人暫時醒過來,但往往還沒來得及抓住時機、悟出迷局時,卻又重新陷入昏昏然的迷態中;和每一個剛剛發心入道的人一樣,他感到了這個世界的“淫濁”不潔:那些修煉成道的純潔美麗的仙人是絕不會讓自己的“龍車”降落到這個污穢的世上來的。[7]這樣髒的地方就走唄。由跳出世俗的圈子而看清世俗的污濁,從而生出厭離之心,這正是古往今來許多入道者的共同起點。
但有了厭離之心得有厭離之路。韋應物一方面結交了許多佛道修煉中的朋友,和他們討論修煉中的問題;另一方面則自己閱讀修煉的經典,直接參悟修煉的真諦。他不但和這些朋友書信往還、詩歌唱和,互相拜訪,而且還經常住到他們的廟宇和道觀中去,清夜長談或者在那裡靜心閱讀修煉的經典。[8]他所閱讀的書基本上是道家的典籍:有時耳邊聽著遠處松濤的輕吟,以閑適的心情看著“道書”;有時一個人品味著山澗中的清水,高聲“吟詠”老子的《道德經》,就像誦詩一樣;有時一個人在樹林中研讀《易經》之後,走出來面對閑歇在溪邊的鷗鳥,感到心定神閑;或者夜深人靜時,在竹林環抱的廳房內,孤燈照案,潛心研習,身心融入“無為”的氣氛中,享受這“閑居”帶來的無限快樂;或者因事起興,提筆作詩,把心懷衝和之氣讀“道經”的體驗融入詩句中去。這些道家經典都是講究“養真氣”的。[9]講究清靜無為,修一個“真”字,這正是典型的道家修煉方法。
經讀千遍,其義自現。長時間地讀這些道經,而且是靜下心來真讀,自然會被其中法理潛移默化,把自己最終引入真修的行列中去。根據韋應物留下的詩來判斷,他至遲在42歲因病辭官而住到“善福精捨”裡去時,就已經下定決心要作一個真正的修煉人了:“我正在以道家清淨無為、避名去利的‘玄默’方法來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排除‘名’和‘跡’的干擾。道法是高妙的,它讓人融於其中、樂而忘返,衝和的道氣使人虛懷若谷”;“人在世間的許多牽掛和羈絆都是因為對情的執著而產生出來的。雖然我到現在才悟到這一點,未免有些太晚,但我仍然要順應‘道’的法理、按其要求去作一切事情。這樣就在各種環境中都能心靜而生寂,於靜修中了結這短促而空虛的一生。”;“我這種沒有大志氣的人不喜歡紛紛擾擾的熱鬧場合,寧願抱素守樸寄居在這個寺廟的經捨裡。我也是敬仰當今品格高尚、大才大德之人的,但我自己卻情願作一個不聲不響的‘糊塗人’。……能作到無為就能海闊天空地自由翱翔,但這是個遙遠的目標,也不能拘泥執著於它的最終結果。”[1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