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起世經》中佛教基本觀念的特殊性



(資料來源:斯塾論壇,文:許淵欽)



一、前言

佛教對於宇宙現象的描述,常見於不同的經典中,如西晉法立及法炬譯的《大樓炭經》、後秦佛陀耶舍及竺佛念譯的《長阿含經》卷十八、隨奢那掘多等人譯《起世經》、隨達摩笈多譯的《起世因本經》、唐實叉難陀譯的《大方廣佛華嚴經》,論典方面則有《大毗婆沙論》、《俱舍論》、《瑜伽師地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等等,這些經論都有述及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時間的概念?眾生的狀態?而《起世經》正是在解釋佛教的宇宙觀與世界觀的問題。把「有情世界」的生與死詳細的闡述﹐如:人類是從何而來?死後往何處去?和「物質世界」的形成與壞滅清楚說明。然而﹐佛教不相信有創造宇宙與生命的第一因(造物主)存在﹐但宇宙與生命的存在﹐又不容懷疑。因此﹐在這些經論中,一方面解釋佛教對情﹑器世間的升起存在問題﹐在另一方面更顯示佛教的基本的觀念﹐如無常﹑因果業報﹑無我的道理。而「無常」﹑「因果業報」﹑「無我」這些基本慨念卻也是佛教有別於一般宗教的地方。至於情、器世間的存在狀態﹐在不同的經論都有些許不同的看法,現今佛教學者更有許多不同看法。因此﹐本文只就《起世經》中佛教的基本觀念為研究內容。

二、《起世經》概述《起世經》共分十二品﹐乃是釋尊回答弟子們宇宙存在狀況的,另一方面開顯出苦、無常﹑因果業報﹑無我的道理﹐使佛弟子生起正見。以下是對此經中十二品做一個概略的介紹:

(1)《閻浮州品》說明什麼是「三千大千世界」及我們所處的地理環境﹐還有四大部州的地理位置。

(2)《鬱單越州品》說明鬱單越州的地理環境﹐此州眾生比閻浮州環境好﹐這是由於他們行十善業的果報。

(3)《轉輪聖王品》敘述轉輪聖王出世時﹐世界非常安樂。但是轉輪聖王也有命終之時,命終後七日﹐七寶也會隨之消失﹐人民與環境也愈來愈差。

(4)《地獄品》說明地獄的狀態。地獄眾生受無量痛苦﹐此痛苦也來自其不善業。在地獄受苦非常久遠﹐但仍有脫離時候。

(5)《諸龍金翅鳥品》說明眾生投生到龍﹑金翅鳥﹑野獸等﹐均是依其生前的習氣及所作行為﹐產生的果報。最後釋尊歸結出﹐必須經由修持「四聖諦」﹐才能離苦得樂。

(6)《阿修羅品》說明阿修羅的住所及生活狀況。

(7)《四天王品》說四天王的住所環境。

(8)《三十三天品》說明生於天道,是由於眾生行善而得。在須彌山頂上有三十三天的宮殿住處與回答一些比較通俗的問題﹐如為什麼有人會遭受非人干擾?為什麼虛空中會有雷聲?世間為麼有白﹑青﹑黃﹑黑等四種雲?等等。

(9)《鬥戰品》說明帝釋天與阿修羅爭鬥的情形及說到若只要還有煩惱存在﹐就不免還會有爭執,進而指出我執是煩惱的根本,並須通達無我才能脫離痛苦。

(10)《劫住品》《世住品》說明世間別有三種中劫﹐一者刀兵、二者飢饉、三者疾疫和世界成﹑住﹑壞﹑空的問題。

(11)《最勝品》說明下方世界形成後﹐其內眾生的來源﹐及日、月運轉對地球的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