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是馬勒在維也納的最後一年,時值紀念莫札特誕辰150週年,他指揮了一系列的音樂會。此外,經過長期的努力之後,他終於確信自己在公眾的眼裡已經「算的上」是一位作曲家了。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97年初,到維也納工作的事情確定了,但正式的聘請要等到他辭去漢堡的職務,並且還需要一個特殊的步驟----改信天主教。當時,維也納是世界的歌劇之都,在這裡任職是馬勒演出生涯中的最高成就。他所指揮的第一季獲得盛大的成功,但是在首波的成功浪潮之後,公眾的反應開始改變,評論界的成見又出現了。夏天,他住進位於沃特湖(Wörthersee)新避暑別墅,在那裡完成了第四號交響曲。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一年的夏天,就在他為自己創作的第一號交響曲作最後的修潤之後,他的生活就被母親及最親近的姊姊列奧波蒂娜 (Leopoldine) 相繼過世給粉碎了。因為面臨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家務的煩惱,於是馬勒帶著哀傷,回到伊格勞的家處理事務,並安頓弟妹們的生活。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74年,古斯塔夫.施瓦茨 (Gustav Schwarz) 聽到15歲的馬勒彈琴,立刻肯定他的潛力。他說服馬勒的父親將馬勒送到維也納音樂學院去接受合適的訓練。也因為馬勒的父親理解完整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就同意讓馬勒到維也納。1875年9月,馬勒很快的就全心投入維也納這個城市的音樂生活中。在當學生的3年期間,他寫了大量的鋼琴曲。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貝多芬耳疾日漸嚴重時,他便開始寫所謂的「談話簿」,因此我們得到一些有力的證據,某次,貝多芬必須計算三十六的四倍,我們這位大師便像小朋友般的,逐一相加了四次,可是答案還是錯了,成為二二四。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樂曲賞析: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92年初,海頓聽到好友莫札特去逝的消息之後,他回到維也納。在路過巴德歌斯堡 (Bad Godesburg)時,有一位年輕的宮廷作曲家拿出一部聲樂套曲請他評閱。海頓十分讚揚這部作品,並答應如果他到維也納的話,願意當他的作曲老師。當年這位年輕的作曲家就是後來在樂壇上大放光芒的貝多芬。日後貝多芬到維也納時,海頓果然履行了諾言。他們之間有時不太融洽,海頓曾經對他說:「你這個人給我的印象是,好像有幾個腦袋、好幾個心和許多靈魂。」1793年,海頓最好的朋友跟辛格去逝,這件事對他影響很大,他感到維也納的生活不如在倫敦的文化生活來的有意義。1794年,他決定再次訪問倫敦,而這次倫敦之行比上一次更成功。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99年,海頓與維也納的出版商阿塔里亞 (Artaria) 建立了密切關係,直到那時為止,已經出版的海頓作品中,只有一首是經過他本人同意的。無論如何,海頓於1780~90年間,將自己主要的作品交給阿塔里亞出版,這樣他和出版商都有利潤可獲得,最重要的是他的名聲也迅速的廣為人知。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