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不曉此邪而強為靜,閉塞耳目欲斷情慾,此諸邪鬼便姦亂人。又為人造作邪念,前念適滅,後念復起,如此之間,無有解己。若有功德之人,至於靜時便為左方之一,不能持邪事來幹亂人也。以是言之,無功德之人而強為靜,欲斷情慾,則終為邪所亂,情慾不得定也。

   夫自然有三法。守太虛無,謂高學功德之人,解道根元,深洞微妙。曉知三元九一之變化、玄中之玄始祖、無中之無極道,知其所始,見其所終。天地人物,皆各有形。物既有形,故有成敗死生。精神無形,展轉變化,故無止,故曰常在。不惑世所聞,不迷世所知,能知之明,覽虛無之自然,故澹泊無憂喜,情慾不能傾。所以者何?此人但曉解其本,故不惑其末,但為與人並有內形耳,智慧無窮極,此乃為虛無也。亦從學而知之,非有素自然也。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地之本三一者,謂虛為一,虛中有自然,已立身也,亦道君、亦元陽子丹也、亦貴人也、亦神人也;其左方之一者,亦天也、亦日也、亦父也、亦陽也、亦得也、亦師也、亦魂也,為人主作政也;其右方之一者,亦地也、亦月也、亦母也、亦陰也、亦形也、亦司命鬼,為邪為魔,主為人作邪惡。賢者當曉了此三三一,分別善惡邪正。覺知此者,便能得道。

   夫道當曉知此左右之一,善惡之教。中央之一正自我身。神者,即道子也。左右之一輔相我為善惡。左方之一,日月關告我為善,其功德日日盛強,我便為正道,右方之一不能復持邪事反戾我也,不能使我為惡也。右方之一,日日教告我為惡事,牽引我惡日日深大,便係屬邪。右方之一此為屬邪,日與惡通。賢者為道,但曉知其道而不作功德,便當屬邪,不能自出於邪部界,邪則日日迷亂,入便暗冥,怒作妄語,邪精、邪鬼神日來附近人。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有人但作功德,不曉道,而無功德亦不得道也。若但有道德而無人,人亦不得道也。譬若種谷,投種土中,不得水潤,何能生乎?譬若釀酒,有曲有米而無水,何猶成酒乎?譬若有君臣而無民,當何宰牧乎?譬若有火有水而無谷食,人當何以自活乎?譬若有車有馬而無人禦之,何能自隨行乎?如此譬喻,皆得三乃能成道。

   夫道者有三三一。為三一:為三皇,為三神,為三太一。三太一:謂上太一,中太一。下太一。為三元,其三元各自有三三一。如此三三之一為九一,故有九宮。從一始到九終,九陽氣從十月冬至始生黃泉之下,到新年六月更終。從十月到六月合為九月,陽氣便終,故陽數九,故言九天,子午亦數。為道當知此九一之變化,始終之上下。夫人形體為一,神為二,氣為三;此三三一乃成人。又神為一,氣為二,精為三;此三三一乃復成神。又天為一,地為二,人為三;此三三一乃復成道德。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夫道者,謂道路也。經者,謂徑路也。行者,謂行步也。德者,謂為善之功德也。法者,謂有成道經,可修讀而得道也。謂有成道路之徑可隨而行之。夫有德之人,念施行諸善。行者謂舉足從徑行,乃得大道。此欲賢者因經法思念十善,施行功德,功德已行為得道。譬如舉足,因成之徑,行步以前,當得大道。假令人堅坐在家,殊不行步,何時得道?賢者若不思經法,施行功德,何能得道乎?人為道,但守一不移,而不作功德,譬若人生在家,未嘗出入,不能見道路也。愚者雖守道,不作功德,亦不能得道也。故老君作《道經》,復作《德經》,使忠信者奉行之。假令但守道便可得遂,聖人但作一言之訣,何須並作諸經雲耶?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神情慾思想,出生無時,不可見知,不可預防遏,不得斷截。不效懸懸之緒可得寄絕;不效草木可得破碎;不效光明可得障蔽;不效水泉可得壅遏。

故神無形,呼吸之間,丹濁萬封,以是故不可得斷絕。但曉知其本,清凈無欲,自然斷止。而不曉知其本強欲自斷情慾,終不能斷絕之。譬如斷樹木使不生,當掘出其根本,根本已出,便不復生,癡人不曉之,而但齊地斫之,其根續生如故。人不曉情慾之本,而強斷絕其末,如此情慾絕不斷也,會復生如故。外道家不曉,人神本清凈,而反入室強塞耳目斷情慾,不知情慾本在於心意。心意者,神也。神無形,往來無時;情慾從念中生出,生出無時。以無形故不得斷絕。但當曉知其本,自當斷止其意,不復生。為道當熟明此意。若不明知此,但自勞傷其精神耳。夫為道既知此情慾,當復解知道德經行之法。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若復不解此意,且聽吾說。譬如此類若鏡。其師本作鏡時,極令清明。至於人買鏡持歸,不肯護之,至使令冥無所光照,乃復令摩鏡,師以藥摩之,乃復正明,以明能見人形影。人神亦如此。神本從道生,道者清凈,故神本自清凈。而使以情慾迷惑,陷於暗冥。其鏡冥者,藥摩之便明。

人神以欲自蔽冥者,亦當以經法自摩,諸欲乃得自然斷止而復清凈,乃有所見。又若天新雨之水,皆擾濁。若收此水置一器中,初時水尚渾濁,無所照見;久久稍自澄清便明,明便可于其中照見形影。人神以諸欲亂時如此濁水。人能斷此情慾者,如澄清水。諸欲斷,便自然清凈澄明,明便為得道。當曉知其本者,諸欲便自然斷。其餘外道,不曉知其本清凈,而反常相教斷情慾。夫情慾,非有形質也,來化無時,不效有形之物,可得斷截,使不復生。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欲者,謂耳欲聲,便迷塞不能止;目欲色,便淫髮發狂;鼻欲香,便散其精神;口欲味,便受罪入網羅;心欲愛憎,便偏邪失正平,凡此五欲,為惑亂覆蓋。六情者,謂形識知痛癢,欲得細滑;耳聞聲,心樂之;目見色,心欲之;鼻聞香,心逐臭;口得味,心便喜;身得細滑衣被,心便利之;得所愛,心便悅之。坐此六情以喪,故復名六情喪人。神但坐此六情所牽引,迷亂淫邪,垢濁暗蔽,使神明不暢達。

便有肉人不能識別,聽視不聰明,情志閉塞,皆坐此五欲六情之所惑亂受罪,展轉入五道死生,無有休息時。以是故當熟自思此意,其神本自清凈,無此情慾;但思念此意,諸欲便自然斷止,斷止便得垢濁盡索,垢濁盡索便為清凈,便明見道,與道合,便能聽視無方,變化無常。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謂五道?一道者,神上天為天神;二道者,神入骨肉形為人神;三道者,神入禽獸為禽獸神;四道者,神入薛荔,薛荔者,餓鬼名也;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獄名也。神有罪過,入泥黎中考。如此五道,各有劫壽歲月,是以賢者學道,當曉知虛無自然。守虛無者得自然之道,不復上天也。常在世間變化,見死生,為世人師。守神者能練骨肉形為真人,屬天官,當飛上天。此謂中自然也。守氣者能含陰陽之氣,以生毛羽,得飛仙道,名曰小自然。故神有廣狹,知有淺深,明有大小。由是言之,學道讚誦聖文,尋逐明師,開解愚冥也。

   夫守道之法,當熟讀諸經,還自思惟我身。神本從道生,道者清靜,都無所有,乃變為神明,便有光明,便生心意,出諸智慧。智慧者,謂五欲六情。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夫道為三一者,謂虛、無、空。空者,白也,白包無。無者,黃也,黃包赤。赤為虛。何為虛?虛者,精光明,明而無形質。譬若日、月及火,其精明然。而無有形質,故為虛。何謂無?無者,氣也。氣有形可見,無質可得,故為無。何謂空?空者,未有天地山川,左顧右視,蕩蕩漭漭,無所障礙,無有邊際,但洞白無所見,無以聞,道自然從其中生。譬若琴瑟鼓簫之屬,以其中空,故出聲音。是以聖人作經誡後賢者,欲使守道,空虛其心,關閉其耳目,不復有所念。若有所念思想者,不能得自然之道也。所以者何?道未變為神時,無端無緒,無心無意,都無諸欲,澹泊不動不搖。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