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2年西班牙人摧毀了印加人在維爾卡巴姆巴最後的一個堡壘,殺死了他們的末代國王圖帕克‧阿曼魯。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對皇室木乃伊的崇拜已達狂熱程度。僕人們照料著木乃伊,給它們穿衣服,隨從們在精心安排的行列中帶著木乃伊穿過庫斯科城,貴族禮拜者們向這些木乃伊祈求對有關國家大事的冥示。很多印加皇族的木乃伊包括「地球震憾者」國王的木乃伊都被西班牙人破壞了。然而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考古學家就已找出一些印加人和印第安人的木乃伊,其中有些木乃伊可能已被隱藏了數百年,以防這些木乃伊落入西班牙人手中。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保障行政官員能有效地對所轄地區進行監督,印加人建立了一個世界上最完善的交通網絡:15000多哩長的石頭道路,通達至帝國所有地方。道路上每間隔一定距離設有一個驛站,以供旅客食宿之便。經過特別訓練的長跑者,沿著道路跑步傳遞信息,有時一天可傳遞信息到達100哩或更遠的地方。雖然印加人沒有發展文字書寫,但他們創造出了他們自己的記事方法,這就是被稱為奎巴斯的方法(古秘魯人的繩結語)。他們用各種色彩和形狀細繩結來記事和計數。當今已幾乎沒有奎巴斯繩結遺物留存下來:絕大多數的奎巴斯繩結都被西班牙僧人燒燬了,他們稱這些東西是「魔鬼產品」。研究者們也還沒有完全破譯這些由複雜色彩系統和繩結構造的密碼含意。然而我們可以從西班牙編年史中得悉,奎巴斯是計數工具。當時經過特殊培訓的奎巴斯操作者,就是印加的會計師或統計員,他們用這種方法記錄和儲存著當時資源、人口和稅收的繳欠情況等資料。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柯拉卡斯管轄的政府是集權和高度組織化的,有一個龐大的官僚政治機構來監督每個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多數細節。帝國的所有人民都被化分為單位。最小的單位僅10戶人;而最大的單位可有10000戶人,每一個單位都有一位對地區長官負責,而最終對皇帝負責的行政官員,由他通知人們何時工作,種植何種農作物,何時進行節日慶典或公眾活動項目(如建立寺廟等)的集會,據學者估計,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被用於宗教儀式、公共集會和其他國事活動。作為被如此高度控制人民生活的回報,國家也對每一個人提供就業,在遭受天災等困難時期則從公共倉儲中,給人們提供糧食和其他物品。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加由高度發展的社會和階層組成。最高領導者是被稱為薩帕印加的皇帝。薩帕印加被認為是英堤即太陽神的後裔。太陽神是印加人至高無尚的上帝。薩帕印加能擁有幾百個妾,或稱為從屬的妻子,但是卻只有一個皇后,她被稱為可雅。薩帕印加總是挑選他的一個姐妹作為可雅。這就像古埃及人或其他一些古代人一樣,印加人也認為皇室的血統有一半是神授的。皇室同胞之間的婚配就保障了帝國繼承人是來自於這個特殊血統的。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潘查叩提國王之後的100年中, 大約在西班牙人到達時,印加帝國由貴族們統治著這個他們自稱塔奐蘇亭優(意為四季之鄉)的地域。這個帝國從現代哥倫比亞國的北部沿著安第斯山脈向南延伸2500哩,抵達聖地亞哥(智利首都):向東抵達巴西地勢低窪的熱帶大雨林地區;向西則以沿南美洲西海岸直至阿塔卡馬沙漠一線為界。印加帝國共有900萬國民,分屬100個不同的民族。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些被發現的古城遺址,重現了古時全部歷史文化,這些事實從未曾被懷疑過。譬如亨瑞琪‧斯裡曼發掘了特洛伊和邁塞勒遺址,這一工作給曾對愛琴海文化屬支配地位的邁塞勒文化帶來了新的見解。在查可坎曲對印弟安人材莊的發掘成果,產生了把美洲西南部的阿納薩斯收集於歷史文獻之中的成果。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激動不已的賓格哈姆急忙趕下山去,喚起了在營地的人們。翌日他們一道出發去這個地區尋找其他遺址, 沿烏拉巴姆河而行,在距馬丘‧比丘以北約60哩(1哩=1.609公里)一個被當地居民稱為埃斯皮瑞圖‧帕梅拍(意為鬼魂平原)的地方,賓格哈姆的考古探險隊在叢林低窪處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印加城市的遺址。賓格哈姆確認這第二個被發現的遺址就是消逝了很久的印加首都——維爾卡巴姆巴。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考古探險隊長途跋涉的一個夜晚,賓格哈姆聽到了當地的一位小旅店主講到印加的一些廢墟遺址就在不遠處的兩座被稱為維依拉‧比丘和馬丘‧比丘的山峰之間的某一山脊高處。賓格哈姆說服了這位旅店主帶他到這些廢墟遺址去。探險隊中卻沒有人相信這位店主的故事,他們都不願去經受無謂的旅途勞累。因此,當賓格哈姆冒雨出發時,僅僅只有兩個夥伴,一位是旅店老闆,另一位是秘魯政府派給他的警衛員。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11年7月24日賓格哈姆正在秘魯的庫斯科城西北的安第斯山上, 那裡地形極為陡峭,湍急的烏拉巴姆河河谷兩岸的高峰聳立高達18000呎(1呎=30.48厘米)。陡峭的山間小道籠罩在雲霧之中,小路上荊棘叢生,路面巖石濕滑,這荒山野景使他倍感震憾,他寫道: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