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空鈎觀音》


不空鈎觀音,乃梵文Amoghaniksa的譯意。又作「不空鈎觀自在菩薩」。華譯又名「央俱捨」。位于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內,虛空藏菩薩右方下端第四位。


據《現代封神榜》所云:此菩薩乃胎藏界觀音院派駐在虛空藏院內的「案巡佐使」,這猶如現今各國或各部院,相互派駐在外〈院、部、國〉的外交武官或連絡官。


此尊之本誓乃以大悲之鈎,來攝護一切眾生,其能鈎召諸佛聖智入眾生之心,並能鈎召眾生進入諸佛國土,其意堅決永不落空。


因此,或有認為此菩薩與不空羂索觀音同體,在胎藏界之觀音院,謂之不空羂索。在虛空藏院,謂之不空鈎觀音。鈎者標幟之意,同於羂索。《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云:「所謂清淨蓮華明王央俱捨是也。」


該經卷二十八,說此尊菩薩之形象曰:「台中出現不空羂索心王清淨蓮華明王。三面四臂,首戴寶冠,冠有化佛。當中正面,圓滿熙怡,眉間一目,左右兩面如不空羂索觀世音左右面目。一手持開敷蓮華,一手持羂索,一手持寶幢;一手把三叉戟。」


《秘藏記》末卷載記其形象卻異於《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其說,不空鈎觀自在菩薩,四面四手,肉色,左右兩面清色。左一手蓮華上有鈎。一手持羂索。右上手捧鈎,次一手三股跋折羅。」〈跋折羅即金剛杵也〉。


此尊密號「化現金剛」,三昧耶形為蓮華上立鈎,印相為八葉印。趺坐於赤蓮華上。


有關此菩薩鈎召眾生進入佛國土之事蹟,記有如下數則:據《淨土聖賢錄》云:「清陵氏平素修橋舖路,濟助窮困,急功好義,深得鄰里尊敬。陵氏素來篤信佛教,虔行大悲懺,禮誦華嚴經至誠。晚年則專誦大悲咒及阿彌陀佛號,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忽有一日,在佛堂中,觀音菩薩突然現示金身,頓時佛光滿室。觀音告訴陵氏,特來此接其往生西方淨土,速備後事。陵氏於是轉告家屬。不久後,又見滿室佛光,陵氏已盛裝安然而逝。」


又載:「清倪老嫗名顯真,平常吃齋念佛,甚為虔誠。村中廟裏供奉有觀世音菩薩金身,倪顯真早晚必定前往禮拜。風雨無阻。後來數次親眼目睹觀音顯現,並示其疾。因之咐吩其子說,數見菩薩召喚。其子云:菩薩既臨,應以疏菜供佛,我今備之。


倪氏聞言大悅,但隨即應道:甚善哉,但恐來不及也。其子答曰:「速去速回,應無問題。」說完,即刻飛奔出門而去,待採買歸來,其母已端坐而逝矣!」


以上兩則應驗錄,就似筆者童年時,親身經歷一般。同村產婆林氏,亦即在拙作《談天說地》一書中的乩童陳獻之母。她同上述兩位前輩一樣,是位大善人,也同樣虔誠禮敬觀世音菩薩。


有一天上午,她忽然向我外婆説,觀音菩薩在召喚她,恐怕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外婆安慰她說:「你是位大善人,福報尚未享盡,怎麼能說走就走呢?」


陳母聞言,臉上的表情相當複雜,那時,我年方六歲,好奇地問:「生從何來,而死又何去?」


陳獻在旁,忍不住開口道:「夭壽囝仔,問那麼多,是咧充啥〈閩音,做什麼〉?」


原來閩南風俗,最忌憚在老人家面前提起「死」這個字的。故有此一怒。


「獻仔,人終須一死,阿母老囉,觀音佛祖相召,是好呆誌〈事〉,免著驚〈不用怕〉。」大嬸婆既喜又悲地輕責道。


「阿母長命百歲哩,麥黑白亂想!」陳獻眼眶微微泛紅,激動地說。


「就是哩,妳好心作透透,會呷甲百二,舉椅子抱孫咧看戲!」舅婆也安撫她說。


「多謝大家好心意,既然觀音佛祖現身來提醒,還將後事交待阮〈我〉子兒〈閩音〉。」大嬸婆說完,轉身面向陳獻。陳獻是位孝子,他趕緊跪在地下,不斷叩頭,並用雙手摀住雙耳。


大嬸婆見狀,輕嘆了口氣,便離座而去。陳獻知其家人為了避嫌,全都下田工作去了,到了中午,才返回家中預備午飯。突然從其家中,傳來陣陣啼哭聲。


到了午後,陳獻便親來吾家「報白」〈閩音,即向親友通知噩聞之意〉。這才從外婆口中得知,大嬸婆返家不久之後,即自行穿上壽衣,端坐於臥室,安然瞌眼而逝。



《雲棲往生集》亦載道:「唐釋慧虔,少年出家,戒行精確,在山陰嘉祥寺,苦身率眾念佛。後染重病,一心欲往淨土,而日夜祈求觀音大士。


北寺有比丘名號淨嚴者。素來篤誠禮佛,忽一夜,夢見觀音大士從西郭門進入,佛光普照,祥光萬條,問菩薩何往?答曰,往嘉祥寺接引釋慧虔也。


是日,釋慧虔神色如常。侍者皆聞異香,泊然而化。淨嚴往告。始之觀音菩薩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耳。」


不空鈎觀自在菩薩真言



 


真言 結印 真言 密咒 觀想法 請參閱本書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