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二、攝取有偏,五行失衡
古人認為,五行--金、木、水、火、土,構成了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包括人的身體。
古人云,“五味和調,不可偏嗜”。“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是說人體攝取營養要巫,不能偏食,“五味偏嗜,各有所病”。“是故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今天的人雖說很講營養平衡,但飲食結構已經失衡了,比如古人講的五谷--麥、黍、稷、稻、豆。今天有誰能全面攝食呀。其實古人講的五味就是古代的營養學的泛指,它的概念要更廣泛的多,要遠遠超出今天的營養學的範疇。比方,現代營養學認為,營養素有二十多種,什麼多種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能量、蛋白質、鈣、磷、纖維素、亞油酸等,其實這個宇宙與生命的構成是極其龐雜的,而絕不是現代人類所認識的這麼簡單,現代營養學不就把還未確認得了的一些必需營養成份統稱為生長未知因子嘛。其實那生長未知因子多了去了,對一些營養失衡現象,不是簡單地補補鈣,補補鋅什麼的就能完全奏效的,臨床上可能也會認識到這一點。
古人把人體視為一個宇宙的概念,從宏觀上、整體上用陰陽五行的概念來把握和認識人體,從氣血運行、脈絡運行、五行互作、陰陽相錯、陰陽平衡、陰陽消長等的角度解釋說明人體現象,其醫治思路、醫療手段也不是直接針對表面現象而來的,而是直接針對人體的深層次的機制而行的,這是非常科學的。而今天的醫學也知道人體是個複雜的巨系統,但是它只研究表面和現象,所以對人體的認識就是很不連貫的很表面化的一點認識。那麼對疾病的醫治手段也是很直觀和膚淺的,由於是直接針對表面現象而來,所以治療效果有時比較明顯,容易一時被人接受,但卻治不了本。
現代社會什麼都講高產高效,那麼在農業方面就培育了許多新的作物和畜禽品種,這些新品種都以生長期短,生長速度快為特點,而且這些農作物也好、家畜家禽也好,又都是在集約化大生產條件下完成的,用傳統觀點來看,它們肯定都沒有採集足夠的天地之精華,也就是說你測定它的蛋白質也好、能量也好,好像是指標都不低,但是它們都五味不全,那麼人再吃了這些東西,不也會導致五味偏嗜嗎?現在人不也都說“笨雞散養,好吃,有營養嗎”。其實經過育種培育出來的作物、畜禽都是一種變異的東西,按照“相生相剋”理論,它的某一方面(生長速度)突出了,相對來說其它方面(營養價值)就會下降。所以說,它的營養價值絕對趕不上自然存在的,也就是比不上上天造化與人的作物和畜禽好。那麼再經過集約化生產,差別就更大了。就好像人工培育的人參與野生人參不可同日而語一樣。人類整年的食用這樣的動植物,結果會怎樣哪?可想而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