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的信仰起源於古代人們對心靈上的空虛及人生命生死無常的憂懼. 這些思想到戰國時發展及豐富起來. 神仙學說大概是由莊子的寓言發軔而稍後為燕齊的方士引伸擴充, 成為神仙信仰的根據. 方士在戰國時出現, 宣揚神仙的存在, 並謂人服仙藥可以成仙. 戰國末年, 神仙的信仰大盛, 齊威王, 齊宣王, 燕昭王和秦始皇都先後派人到渤海中尋找傳說中的三神山 (蓬萊, 方丈﹑瀛洲)和那與地同壽的仙人。 其後, 漢武帝亦繼續求仙, 喜與方士接近。
從尋求神仙到自煉丹藥服食成仙, 是神仙信仰進一步發展。 在<戰國策>及<韓非子>中俱有獻不死藥的記載。至漢代更發展成服不死藥之風; 另一方面, 自春秋以後, 隨著原始宗教的祀祖化和禮樂化, 巫的威信逐漸下降, 除楚國尚重巫外, 其他諸侯多輕視巫; 然而民間的信奉仍未衰落。兩漢時, 巫祀的風氣仍不斷發展。 當時很多巫祀, 用以祭祀天地﹑五帝和山川諸神, 這些巫祀後來成為道教崇拜的對象。
黃老學者與神仙家的結合, 成功地創立了黃老的信仰; 從政治上的黃老學說演變成宗教的黃老信仰。 這一過程從漢武帝時開始, 東漢時完成。 自漢武帝表彰六經, 儒學漸興, 黃老失勢。 此後黃老學者與神仙家密切結合, 朝向宗教發展。 東漢初年, 佛教的明確傳入中國更促成了這一趨勢定向。東漢時, 黃老已成為宗教信仰的名稱。 <後漢書。楚王英傳>言: 「英少時好游俠,交通賓客, 學為浮戒祭祀。」 <後漢書。王寵傳> 亦言: 「 寵與國相魏愔, 共祭黃老君,求長生福。」 由此可見, 當時黃老信仰的含義相當廣泛。大抵而言, 宗教上的黃老信仰大概是道教前身, 具備了一定的宗教規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