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郭守敬(元朝,西元1231-1316年)

郭守敬是元代的天文學家、水利學家、數學家及儀器製造家,大半生都奉獻給了水利和天文,成爲這兩方面的領導者。(《明史.郭守敬列傳》)

他曾帶領人民疏通水渠,開新渠,修建舊渠,引水灌溉農田。最長的水渠是長達兩百公里的唐來渠,其次是一百二十五公里的漢延渠,以及許許多多的幹渠、小支渠、古渠。現在北京給水工程使用的水渠,從昌明經昆明湖到紫竹院,是沿用當年郭守敬的路線。在《寧夏新志》中就記載著郭守敬的水利工程:“逮今兩壩橋梁,尚其遺制,工作甚精。”

在天文部份,1276年郭守敬發明滾柱軸承,歐洲到15世紀才有類似設計。之後,郭守敬革新中國古代天文儀器渾儀,取名“簡儀”,測二十八宿距星(注10)的位置,比1598年丹麥天文學家第穀(Tycho Brahe)的發現早了三百多年,所以“簡儀”可以稱爲世界上最早的赤道儀。

在數學方面,依《元史·郭守敬傳》記載(注11)他發現黃赤交角在變小,於是重新測定的新值是23°90’,折360°馬謅嬪O爲23°33’23”,與近代天體力學公式計算出的23°31’58”誤差僅爲1’45”。18世紀未,法國天文學家拉普拉斯提出黃赤交角值在逐漸變小的理論時,就曾引用郭守敬的測定值作爲理論根據,並給予高度評價。

郭守敬曾爲修曆而設計和監製的新儀器有許多種,堪稱爲大發明家。其中包括有:簡儀、高表、候極儀、渾天象、玲瓏儀、仰儀、立運儀、證理儀、景符、窺幾、日月食儀以及星晷定時儀12種(史書記載稱13種,有的研究者認爲末一種或爲星晷與定時儀兩種)。另外,他還製作了適合攜帶的儀器四種:正方案、丸表、懸正儀和座正儀。

郭守敬做事非常認真,喜歡觀察和鑽研問題,實地戡察,實踐學習,找出解決之道。元世祖忽必烈於西元1262年召見郭守敬,他向世祖“面陳水利六事”,頗得信任。他每奏一事,世祖就歎氣說:“任事者如此人,不爲素餐〔沒有白吃飯〕矣!”當時元朝政府規定年滿七十歲可以退休,但朝廷許多工作仰仗郭守敬,所以不准他退休,郭守敬一直到八十三歲才准予回鄉養老,八十六歲去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ossworld 的頭像
    crossworld

    穿越神佛世界濟世網 - 社團法人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