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注5、「卡瓦列原理」:等高處的橫截面積相等,那麽二個立體的體積也必須相等。」義大利數學家卡瓦列利在十七世紀發現這項結論,卻自稱爲卡瓦列利原理〔Principle of Cavalieri〕,使後人誤以爲這項算學發現是源自義大利。

注6、「歲差」:歲差就是自轉軸繞圈圈(就像陀螺要倒地之前,陀螺會傾斜著轉圈圈的樣子)的現象。地軸約23.5度的傾斜才造成歲差,其速率爲每年移動50弧秒,約需時兩萬六千年一周,因此北極點(north pole)是會隨歲差而變動。因歲差之原因造成恒星年與回歸年長度之不同。(恒星年:地球公轉360度所需時間, 365.256354平太陽日;回歸年:地球兩次經過春分點所需時間, 365.24219平太陽日)

注7、「交點月」:月球連續兩次向北通過黃道所需時間,長度爲27.21222平太陽日。西曆中每一個歷年(365或366平太陽日)分成十二個月,按照傳統習慣,月的長度有28、29、30和31平太陽日四種。

注8、《夢溪筆談·卷二十四》:方家以磁石磨針包身契,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

注9、「磁偏角」:地球上的磁極,和南極、北極稍許有一些偏差,所以磁鍼的南北線和地球的子午線不一致。這在科學上叫做“磁偏角”,又稱爲“磁差”或“偏差”。磁偏角的數值,在全球各地是不相同的。

注10、「二十八宿距星」: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爲了比較日、月、五星的運動而選擇鄰近天赤道附近的星象,劃分成 二十八個不同大小的部分, 每一部分就叫作一“宿”,作爲觀測時的標誌。 我國古代就是依據每宿星象的出沒和中天(位於頭頂時)的時刻來判斷季節,甚至在編制的曆法中劃分 24 節氣, 和推算日、月、五星位置的標準。 二十八宿的星區劃分已明確地預示了今日劃分星空區域的精密方法。

注11、《明史.郭守敬傳》:所創法凡五事:一曰太陽盈縮.用四正定氣立爲升降限,依立招差求得每日行分初末極差積度,比古爲密.二曰月行遲疾.古曆皆用二十八限,今以萬分日之八百二十分爲一限,凡析爲三百三十六限,依垛疊招差求得轉分進退,其遲疾度數逐時不同,蓋前所未有.三曰黃赤道差.舊法以一百一度相減相乘,今依算術句股弧矢方圜斜直所容,求到度率積差,差率與天道實“郎X.四曰黃赤道內外度。據累年實測,內外極度二十三度九十分,以圜容方直矢接句股爲法,求每日去極,與所測相符.五曰白道交周.舊法黃道變推白道以斜求斜,今用立渾比量,得月與赤道正交,距春秋二正黃赤道正交一十四度六十六分,擬以爲法.推逐月每交二十八宿度分,於理爲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