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為了獲得勝利,絕定不擇手段,得到公子糾的同意後,迅速趕往莒國回
齊國的道路上攔截小白。一看到公子小白的車馬人員出現,便將箭頭瞄準小白,
嗖的一聲,一箭射去,小白應弦而倒。太順利了,這下管仲高興極了,趕快奔回
向公子糾覆命。於是他們一行人就志得意滿地緩緩向齊國前進。那知才剛到齊國
,就得到公子小白已搶先到達臨淄城已立為齊軍的消息。原來管仲的一箭,只射
中小白的衣帶鉤,小白應變極快,就順勢倒在車上裝死,瞞過對方的耳目,實際
上卻快馬加鞭地奔向齊國。
公子小白捷足先登,繼位為齊國國君,他就是赫 赫有名,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
公。齊桓公為了消滅政敵及報一箭之仇,於是發兵攻魯,魯國戰敗。齊桓公寫
信要求魯君殺公子糾,召忽自殺殉主,管仲則被解送回國。
鮑叔牙特別向齊桓公推薦管仲,強調管仲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鮑叔牙對
桓公說:「君上如果只想治理齊國就滿足了,那有大夫高溪和臣下就夠了;如果
想稱霸天下,卻非管仲不可。」桓公說:「我差一點就被他射死,怎可以重用他
呢?」鮑叔牙說:「這正是他忠心的表現呀,君上要是任用他,他當然也會對君
上忠心的。」桓公接受鮑叔牙的建議,不但赦免管仲的罪,還以隆重的禮儀接見
他,並立即任命他為齊國的宰相。
為什麼鮑叔牙要極力推薦管仲呢?原來他們從小就是好朋友,鮑叔牙對管仲
的為人和才幹非常了解,兩人曾經合夥做生意,賺了錢,管仲總要多分一些,鮑
叔牙並不責怪他,知道他的家境比較窮困。管仲曾經三次做官,三次被撤職,鮑
叔牙知道他不是沒有才幹,而是沒有遇到賞識他的長官。參加戰役,管仲臨陣脫
逃,鮑叔牙並不認為他膽怯,而是家有高堂老母需要奉養,不能隨便犧牲性命。
公子糾失敗,召忽殉節,管仲卻受囚偷生,鮑叔牙知道他不以小節為恥,而在等
待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管仲非常感激鮑叔牙的知遇恩情,以後在政壇上的表現
,也絕不令鮑叔牙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