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公正廉明的化身---包拯



“包公”、“包待制”、“包龍圖”、“包青天”都是廣大人民群眾給予包拯的美稱。的確,大家太熟悉太了解包公了。包公的形象經過民間傳說,戲曲、小說和故事等形式的傳播已塑造的非常高大,在很從充滿了浪熳主義色彩。以致長期以來,他已成為清官的代名詞,是公正廉明的化身。提到他的名字,人們就肅然起敬,高度讚揚。

關於包公的故事,我們都能講出一大籮。在《包公賠情》中,包公不畏權勢,不徇私情,斬了犯罪的侄兒包勉。在《魯齋郎》中,包公巧妙利用皇帝所批奏書,把“魚”字改為“魯”字,智斬了皇帝想要庇護的大惡霸魯齋郎等等。在元代流行的公案代中,包公都是主角,他不但足智多謀,斷案如神,並且執法如山,鐵面無私。他一方面替老百姓伸雪冤枉,一方面把矛盾的矛頭指向皇親國戚,權貴要勢,他對胡作非為,道德淪喪的特權階級敢於嚴厲懲治。他敢於打龍袍,敢於鍘駙馬。在戲曲《秦香蓮》中,喜新厭舊,忘恩負義,並企圖殺妻滅子的附馬陳世美,就是經過包公審理,下令鍘死的。
  
生活中的包公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公元999年,包拯出生於廬州合肥(即今安徽省合肥市),父母為他取名叫拯,字希紅。據記載他的父親包令儀曾作過員外郎這樣一個中下級官銜,在母系方面並無多少記載。青少年時期,他為了應舉作官,奮發讀書。29歲那年,他考中進士甲科,朝廷授他大理評事的職銜,派他擔任建昌縣知縣,但當時包公的父母已經年老,為了能讓雙親過一個比較歡樂的晚年,包公解官回鄉,一心一意侍養雙親,竭盡孝道。後來他的父母相繼去世,都享了高壽。包公這種虔誠盡竭孝道的行為,反映了他比較突出地實踐了中華民族和傳統道德,顯示了包公難能可貴的思想品格。

在公元1038年,包公40歲的時候,他又重新出任地方官,他清廉,明斷,頗有政績,很快就被升為監察御史,後歷任三司戶部副使,天章閣待制,知諫院、龍圖閣直學士,又知江寧,開封等府。在朝時,數論斥權幸大臣,上書仁宗明聽納,辯朋黨等,在地方則執法嚴峻,平冤獄,抑豪強,故貴戚宦官無不憚懼,民間稱之為“包待制”。京城內傳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後官至樞密副使。

包公於公元1062年去世,享年64歲。後人將包公的諫草,加以整理編排,共為171篇,列為30門,分為10卷,題為《孝肅公奏議集》,一直流傳至今。他的精神對中國曆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北宋到現在,提到清官,都以包公為代表,包公,包龍圖,包青天已成為清官的代名詞。“青天”一詞的實質,是人民對正義和公理的呼喊,它反映了善良百姓對官吏行為的要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ossworld 的頭像
    crossworld

    穿越神佛世界濟世網 - 社團法人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