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宋仁宗採納了這些意見,連續頒布幾道詔令,規定:1、改革文官3年一次循資陞遷的磨勘法,注重以實際的功、善、才、行,提拔官員,淘汰老病愚昧等不稱職者和在任犯罪者。2、嚴格恩蔭制。限制中、上級官員的任子特權,防止權貴子弟親屬壟斷官位。3、改革貢舉制。令州縣立學,士子必須在學校學習一定時間方許應舉。改變專以詩賦、墨義取士的舊制,著重策論和操行。4、慎選地方長官。由中書、樞密院慎選各路、州的長官。由各路、州長官慎選各縣的長官,擇其舉主多者儘先差補。5、改進職田法。重新規定官員按等級給以一定數量的職田,調配給缺乏職田的官員,以「責其廉節」,防止貪贓枉法。6、「減徭役」。將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東〕的五縣廢為鎮,又析王屋縣(今河南濟源西)並入河南府,以精簡鄉村投入。范仲淹、富弼提出「厚農桑」,「修武備」等建議則並未實施。

范仲淹的各項改革,在當年和次年上半年陸續頒行全國,號稱「慶歷新政」。慶歷新政的推行,雖然主要是為了鞏固北宋王朝的統治,但對官僚機構的整頓,卻不能不觸犯那些在因循腐敗的官僚制度中獲得利益的勢官權貴的利益。有的庸碌無能的官員確實被撤掉了,慶歷三年十月,宋廷從整頓吏治出發,由中書與樞密院共同廷議了幾天,首先選拔各路的轉運使。范仲淹在提名時,翻閱名冊,凡庸碌無才的就一筆勾去。富弼對他說:「范六丈公則是一筆,焉知一家哭」,范仲淹卻說:「一家哭,怎比得一路哭呢」?堅決罷了那種不稱職的官員的職事。正因為如此,主持「新政」的范仲淹等人遭到各種無端的誹謗,攻擊范仲淹、富弼是「朋黨」的論調更是甚囂塵上。

「朋黨」是宋朝統治者極為敏感的一個問題。為維護皇帝的專制統治,宋初以來設立了許多防微杜漸的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嚴禁臣僚們結成朋黨,他們以唐代牛李黨爭為鑒,明令禁止科舉考試中考官與考生之間結成座主與門生的關係。

范仲淹與呂夷簡矛盾發生後,宋仁宗於寶元元年(1038年)詔誡百官朋黨,對范仲淹早就存有戒心。只是由於國內外局勢險惡,不得不起用范仲淹,並賦以改革重任。當著朝廷上下、宮廷內外反對改革的叫囂連成一片之際,宋仁宗那迫切更革弊事的心情很快就消失了。特別是當著最敏感的朋黨問題響徹朝廷,歐陽修的《朋黨論》、范仲淹的奏言又直言不諱地承認君子也分朋分黨之時,宋仁宗對范仲淹和富弼便不再信任,讓范仲淹出任陝西、河東宣撫使,罷去參知政事的職務。到慶歷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富弼又被以更張綱紀,紛擾國經等罪名貶黜。朝中支持新政的官員也都被貶官到地方任職,已經頒行的磨勘(考績)、蔭子等新法也被宣佈作廢,「慶歷新政」推行僅僅一年左右就曇花一現地夭折了。

慶歷新政失敗了,但社會矛盾並未緩和,財政危機更加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士大夫要求改革的呼聲此起彼伏,一場更大規模、更為深刻的改革運動已在醞釀之中。

——轉載自影響中國的100次事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ossworld 的頭像
    crossworld

    穿越神佛世界濟世網 - 社團法人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