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耳曼的矛頭 西元三世紀 上有象徵幸運的萬字符


民族遷徙期


一般論及日耳曼民族的大遷徙,乃是始於西元三七五年,因匈奴逼迫,黑海北岸的哥德族渡過多瑙河大舉南遷,定居羅馬帝國領域內的茅西亞(Mocsia),至各民族相繼的大規模遷徙為止,才告一段落。最後的入侵者為倫巴族,在六世紀末整頓義大利的統治體系。然而,此說始終是從入侵羅馬帝國的觀點來分期,事實上日耳曼各族的移動,自西元二世紀以來,才相繼盛行,依據羅馬方面零星史料的記載,日耳曼人以牛馬拖拉滿載家當的車子,攜家帶眷的遷徙。他們的軍隊輾轉移動,一旦遇敵,即以車輛圍成圓陣,將妻子和家畜置於中央,勇敢的奮戰,初期遷移的狀況似乎就是如此的情景。然而,不可與此相提並論的,是八世紀以後到十二世紀之「第二次民族大遷徙」。北日耳曼各族,亦即諾曼人的移居海上,雖然同樣是大遷徙,但是由於其歷史條件和環境的不同,依慣例特別將其稱為維京人(Viking)的活躍。

可是,此次民族遷徙的起因,由於史料匱乏,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諸如北歐氣候突變說、貴族間政治鬥爭說、生產力與人口增加不均衡說等等,這些原因之中究竟何者引發連鎖性反應,產生如此複雜的情況,任何一個學說都無法給予完善的說明。

總之,自泰西塔斯的記錄起三百年之間,由於遺留的史料極少,所以對日耳曼世界內部的具體變化全然不知。然而,由結果觀察,移動集團並非如同昔日的零星小國,代之而起的乃是幾個大部族或種族。部族的形成,大體而言可能是在二世紀中葉至四世紀之間,逐漸演變的結果。由推斷得知,它可能是在遷徙時因征服、臣服、結盟和其他複雉的原因所造成,所以部族的組成分子除了許多零星小國外,有時包含異族在內。這種情形以哥德族中的奄蔡人(即阿蘭A1an)為首,由混入大草原地帶紛雜的異族和少敷的匈奴人可得知,異族哥德族的兵制和戰術自然會發生極大的影響。

如是大部族得以漸趨統一,無疑地具有支配者或以王族為中心的政治、軍事統冶格外強化的意義。依據推測,在統一的過程中,打破了昔日階級名分制度,藉軍功或其它個人力量的新貴族興起,傳統的人民會議也由於以軍事領袖為中心的土兵集會而受到重視。換言之,也就是酋長髓國家的分崩和統率王族化等的實質有了轉變。東哥德輝煌的王族阿馬爾家族(Amal),乃是利用新貴族的勢力,將古代零星小國的傳統復興為新部族國家的實例。而出身於小部落酋長的法蘭克梅羅文加王朝,也是將酋長制的國家,統一為法蘭克新王制部族國家的一個最佳例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ossworld 的頭像
    crossworld

    穿越神佛世界濟世網 - 社團法人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