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神仙列傳作品集 (58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史又云十二姓,德、專不記錄,示不可也。姬、祁、滕、任、僖、詁,皆有德有名者也。所云黃帝姓公孫,雖古史相傳,理終不通。且黃帝生熊長於姬水,祇合以姬為姓氏。周武王稱黃帝十九代孫姬姓之後,即黃帝姬姓,非也。且周真五等諸侯,以公侯伯子男,諸侯子孫多稱公孫,言公之子孫也,故連公子為姓者,且更有八十五氏,皆非黃帝時人。 黃帝九子,各封一國 潘安仁詩言之,未知其原。 元妃嫘祖生二子,玄囂、昌意,並不居帝位。玄囂得道,為北方水神,昌意居弱水,弟少昊,黃帝之小子也,帝妃女節所生,號金天氏,後即帝位。黃帝之女溺於東海,化為烏,名精衛,常銜西山木石以煙東海。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顓頊,居帝位,號高陽氏,黃帝之嫡孫也。黃公託拔,昌意之少子也,封北土 以黃帝土德,化俗以土為拓,以君為拔,乃以拓拔姓。 禺強,黃帝之胤,不居帝位,亦得道,居北方為水神。少昊有子七人。顓頊時以其一子有德業,賜姓曼氏,餘不聞。黃帝以天下既理,物用具備,乃尋真訪隱,問道求仙,冀獲長生久視,所謂先理代而後登仙者也。時有育子為陶正,有神人過,教火法,出五色煙,能隨之上下,道成仙去,往流沙之所食飛魚,暫死二百歲更生,作沙頭頌曰:青葉灼爍千載舒,萬齡暫死餌飛魚。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於海濱得白擇神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因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凡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白擇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帝乃作辟邪之文以祝之。帝周遊行,時元妃嫘祖死於道,帝祭之以為祖神。令次妃模母監護於道,以時祭之,因以模母為方相氏 嚮其方也,以護喪,亦曰防喪氏。今人將行設酒食先祭道,謂之祖餞。祖,送也。顏師古注《漢書》曰:黃帝子為道神。乖妄也。崔皇四人《月令》復曰黃帝之子,亦妄也。皆不得審詳,祖,嫘祖之義也。 黃帝以天下大定,符瑞並臻,乃登封泰山,禪于亭亭山 太山下小山也。 又禪于几几山,勒功於喬嶽,作下時祭炎帝,以觀天文,察地理,架宮室,制衣服,候氣律,造百工之藝。累功積德,故天授輿服斧鐵,華蓋羽儀,天神之兵。黃帝著軒輿之銘,帝以事周畢,即推律以定姓 孔子、京房皆行此事, 紀鍾甄聲。帝之四妃 嫘祖、摸母、費修、女節是也, 生二十五子,得姓者十二人 一云十三人: 姬、酉、祈、己、滕、箴、任、苟、僖、詁、旋、依 《史記》云六十一姓,惟釐一姓不同。所云黃帝姓公孫者,十八代合一千五百年,其十二姓十三代合一千七十二年。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于時有神人西王母者,太陰之精,天帝之女也。人身虎首 《山海經》曰虎顏,一云虎色 豹尾,蓬頭戴勝,顥然白首,善嘯。石城金臺而穴居,坐于少廣之山,有三青烏常取食。此神人西王母,慕黃帝之德,乘白鹿來,獻白玉環。又有神人自南來,乘白鹿,獻皂,帝德至地租也乃出。黃帝習樂以舞眾神,又感玄鶴二八,翔舞左右。帝于西山嘗木果,味如李,狀如棠,花赤無核,因名沙棠。食之,禦水不溺。帝立臺於沃人國西王母之山,名軒轅臺。帝乃休于冥伯之丘,崑崙之墟,帝遊華胥國 伏羲生于此風,伏羲母,此國人。 復往天毒國居之,因名軒轅國 後來日天竺,去長安一萬二千里。占史考日在海外,妄也。 又西至窮山女子國,北又復遊逸于崑崙宮赤水。北及南望,還歸而遺其玄珠,使明目人離婁求之不得,使罔象求而得之。後為蒙氏之女奇相氏竊其玄珠,沉海去為神 玄珠喻道,蒙氏女得之為水神。蜀檮杭云:成都府有奇相之祠。唐英按古史震蒙氏之女竊黃帝玄珠,沉江而死,化為此神。上應震宿,旁及牛宿。郭璞《江賦》曰:奇相得珠而宅仲。今江磧廟是也。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容成子者,得道,知聲律,女媧之後,初為黃帝造律曆,元起丁亥,至此時造笙以象鳳嗚。素女於廣都來,教帝以鼓五十絃瑟 右史考曰:琴則非也。 黃帝損之為二十五絃,瑟長七尺二寸。伏羲寞琴,女媧和之。黃帝之琴名號鍾,作清角之弄。帝始制七情,行一十義。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十義也,帝制禮作樂之始也。東海有度索山 或日度朔山誤乎也,此山問以竹索懸而度也, 山有神荼鬱壘,神能御凶鬼,帝制驅像之禮以象之。帝以容成子為樂師,帝作雲門大卷,咸池之樂。乃張樂於洞庭之野北門,曰其奏也,陰陽以之和,日月以之明,和風俗也 唐至德二年,洞庭側有人穿池得石鍾,有古篆文,黃帝時樂器也。永奉二年,巴陵令康通中得釆藥人石季德於洞庭鄉釆藥得古鍾,上有篆,岳州刺史李萼進之。可明《莊子》所謂黃帝於洞庭張樂,誠不妄也。 黃帝將會神靈於西山之上,乃駕象車六交龍,畢方并轄,蚩尤居前 蚩尤,旗也, 風伯進掃,雨師灑道,鳳凰覆上。乃到山,大合鬼神。帝以號鍾之琴,奏清角之音 師曠善於琴,晉平公強請奏角弄,師曠不得已,一奏,雲從西北起;再奏,大風起,大雨作。平公懼而成疾焉, 登崑崙之靈峰,致豐大之祭,以詔後代,斯封禪之始也。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帝破山通道,未嘗寧居。令風后負籌書,伯常荷劍,日一出流沙,夕歸陰浦,行萬里而一息,反涿鹿之阿,帝又試百神而朝之,帝問風后:予欲知河所泄。對曰:河凡有五,皆始於崑崙之墟。黃河出于崑崙東南腳下,即其一也 餘四河說,在東方朔十洲記。 帝令堅亥步,自東極至于西極,得五億十選九千八百八步, 一云一億三萬三千。 南北得二億三萬一千三百步 一云二億二十萬, 東盡泰還西窮郃國,東西得二萬八千里,南北得二萬六千里 萬里日選。神農時東西九千萬里,南北八千萬里,逾四海之外。韋昭注《漢書》,不信此闊遠於海外。臣揚道書,神農乘龍遊遠也,黃帝乘馬以理境土,祇四海內也。《淮南子》云:北極至于南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七十里。淮南三學道,此言絕遠,亦像道書也。 黃帝始畫野分州,令百郡大臣授德教者先列珪玉於蘭蒲席上,使春雜寶為屑,以沉榆之膠和之為泥,以分土別尊卑之位與華戎之異 出卦禮記。 帝旁行天下,得百里之國者萬區 今之縣邑是也, 所謂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有青烏子能相地理,帝問之以制經。帝又問地老,說五方之利害。時有瑞草生于帝庭,名屈軼,佞人入則指之,是以佞人不敢進。時外國有以神獸來進,名摒露,如鹿,一角。真於朝,不直之臣獸即觸之。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既擒殺蚩尤,乃遷其庶類,善者於鄒屠之鄉,其惡者以木械之。帝令畫蚩尤之形於旗上以厭邪魅,名蚩尤旗。殺蚩尤于黎山之丘 東荒之北隅也, 擲械於大荒中宋山之上,其械後化為楓木之林 《山海經》曰:融天山有楓木之林,蚩尤之栓桔所化也。 所殺蚩尤,身首異處,帝憫之,令葬其首冢於壽張 縣名,在鄹州。冢,喬土尺。土人常以十月祀之,則赤氣如絳見謂之蚩尤旗, 其肩膂冢在山陽 縣名,在楚州。肩膂,腑臟也。 收得蚩尤兵書《行軍秘術》一卷、《蚩尤兵法》二卷。黃帝都於涿鹿城 上谷郡。,涿鹿,地名獨鹿,又曰濁鹿,聲傳記誤也。 黃帝又與榆岡爭天下,榆岡恃神農氏之後,故爭之。黃帝始以鵬鴉鷹鷓為旗幟 《六典》曰:今媽鵝旗也, 以熊熊軀虎為前驅,戰于版泉之野 地名,在上谷郡,今媽州也, 三戰而後克之。又北逐壎齋之戎 即匈奴也。 諸侯有不從者,帝皆率而征之。凡五十一。一戰,天下大定。帝以伐叛之功,始令岐伯作軍樂鼓吹,謂之簫繞歌,以為軍之警衛。桐鼓曲、靈夔吼、鵬鴉爭、石墜崖、壯士怒、玄朱鷺等曲,所以揚武德也,謂之凱歌 《六典》曰:漢張騫得之於西域,凡八曲,軍樂之遺音簫茄也。金鐃如鈴而無舌,有柄執之,以止鼓也。 於是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帝以己酉立,承神農之後,火生土帝,以土德稱王,天下號黃帝,位居中央,臨制四方。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授帝《靈寶五符真文》及兵信行,帝服佩之滅蚩尤。又令風后演河圖而為式,用之創百八局,名曰遁甲 周公時約為七十二局,漢張.子房共向映云:四皓口口□十八局。案神龍負圖文,遁其甲,乃名之遁口□一局揭帖是也, 以推主客勝負之術。黃帝又著十六神曆,推太一六壬等法。又述六甲陰陽之道,作《勝負握機之圖》及《兵法要訣》《黃帝兵法》三卷 宋武傳云:神人出之。 《河圖出軍訣》稱,黃帝得西王母兵符,又有《出軍大帥年命立成》各一卷、《太一兵曆》一卷、《黃帝出軍新用訣》一十二卷、《黃帝夏氏占兵氣》六卷 此書至夏后時重修之也、 《黃帝十八陣圖》二卷 諸葛亮重修為八陣之圖、 《黃帝問玄女之訣》三卷、《風后孤虛訣》二十卷、《務成子玄兵災異占》十四卷、《鬼臾區兵法》三卷、圖一卷 或作鬼谷區設兵法。以來皆黃帝,亦后來增修之也。 黃帝於是納五音之策,以審攻戰之事,復率諸侯再伐蚩尤于冀州。蚩尤率魑魅魍魎,請風伯雨師從天大風而來,命應龍蓄水以攻黃帝。黃帝請風伯雨師及天下女妖以止雨,於東荒之地,北隅諸山黎土羌兵,驅應龍以處南極,殺蚩尤與父,不得復上,故其下旱,所居皆不雨。蚩尤乃敗于顧泉,遂殺之於中冀,其地因名絕轡之野 在嫣川也。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帝以玉為兵 玉飾兵器, 帝服黃冕,駕象車,交六龍,太丙太乙為御,載交龍之旅,五牙旗引之,以定方位。帝之行也,常有五色雲氣,狀如金枝玉葉,止於帝上,如葩華之象,帝因作華蓋 今之繳蓋是也。 黃帝即與蚩尤大戰于涿鹿之野 地在上谷郡南有涿鹿城, 帝未克敵,蚩尤作百里大霧,彌三曰。帝之軍人皆迷惑,乃令風后法斗機作指南車,以別四方 崔豹《古今注》曰:周公作指南之車。據此時已有指南車,即周公再修之爾。 帝乃戰,未勝,歸太山之阿,慘然而寐。夢見西王母遣道人披玄狐之衣,以符授帝曰:太乙在前,天一在後,得之者勝,戰則克矣。帝覺而思之,未悉其意,即召風后告之,風后曰:此天應也,戰必克矣,真壇祈之。帝依之以設壇,稽首再拜,果得符廣三寸,長一尺,青色,以血為文。即佩之,仰天嘆所未捷,以精思之感天,大霧冥冥三曰三夜,天降一婦人,人首烏身。帝見稽首再拜而伏,婦人曰:吾玄女也,有疑問之。帝曰:蚩尤暴人殘物,小子欲一戰則必勝也。玄女教帝三宮秘略、五音權謀、陰陽之術 兵法謂玄女戰術也。李靖用九天玄女法,是已入神符,黃帝之陰陽衛即六壬太一遁甲運式法也, 玄女傳《陰符經》三百言,帝觀之十旬,討伏蚩尤。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夫千鈞之弩,冀力能遠者也;驅羊數萬群,是牧人為善者也,豈非有姓力名牧者乎。帝作此二夢,及前數夢龍神之驗,帝作釋夢之書,令依二夢求其人。得風后於海隅,得力牧於大澤。即舉風后以理民,初為侍中,後登為相,舉力牧以為將,此將相之始也。以大鴻為佐理,於是順天地之紀、幽明之數、生死之說,是謂帝之謀臣也。帝問張若謀敵之事,張若曰:不如力牧。能於推步之術,著兵法十三卷,可用之。乃習其干戈以征弗享,始制三公之職以象三台 天象有三台星, 風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聖配下台 太公《六韜》曰:風后力牧五聖為七公。則五聖,五人也。 黃帝於是取合己者四人,謂之四面而理。時獲寶鼎,迎曰推策。又得風胡為將,作五牙旗及烽火戰攻之具,著兵法五篇。又以神皇為將,帝之夫人費修之子為太子,好張羅及弓矢,付以大將,謂之撫軍大元帥,為王前敵。張若、力牧為行軍左右別乘,以容光為大司馬,統六師兼掌邦國之九法容光 一曰常光。 又真左右大監,監于萬國。臣龍紆者,有勇有義,亦為將。帝之行也,以師兵為營衛,乃與榆岡合謀共擊蚩尤。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帝問少俞緘注,乃制緘經明堂圖灸之法,此緘藥之始也。黃帝理天下,始以中央之色稱號,初居有熊之國,曰有熊帝 如顓頊為高陽帝,帝譽為高辛帝,唐堯為陶唐帝也。 不好戰爭。當神農氏之八代榆岡始衰,諸侯相侵,以黃帝稱中央,故四方僭號,亦各以方色稱 史載而不言名號,即青帝大嗥,赤帝神農,白帝少昊,黑帝顓須。時有四帝之後子孫僭越而妄稱也。 食共謀之,邊城曰駭。帝乃罷臺榭之役,省靡麗之財,周戎士,築營壘。帝問於首陽山 在河中郡,不安其居, 令來首山之金,始鑄刀造弩。又於東海流波山得奇獸,狀如牛,蒼身元角一足,能出入水,吐水則生風,兩目光如曰月,其音如雷,名曰夔牛。帝令殺之,以其皮冒之而為鼓,擊之聲聞五百里 世本云:殷巫咸始作鼓;則非也。 帝令軍人吹角為龍嗚,此鼓角之始也。於是又令作蹴踟之戲,以練武士 令擊毬也。《西京記》曰:踟場即毬場也。 黃帝云:曰中必焚,操刀必割。狂屈堅聞之,曰:黃帝之言也。帝有天下之二十有二年,忽有蚩尤氏不恭帝命。諸侯中強暴者也,兄弟八十人,并獸身人語,銅頭鐵額,不食五穀,啗沙吞石 蚩尤始作鐘甲,時人不識,謂是銅頭鐵額。李太白曰:南人兵匕見北地人所食麥飯糢糧,不識,謂之啗沙吞石故也。 不用帝命,作五虐之刑以害黎庶,於葛廬山發金作冷制為鏡甲及劍,造立兵仗刀戟大弩等,威震天下,不順帝命。帝欲伐之,徵諸侯,一十五旬未克敵。思念賢哲以輔佐,將征不義,乃夢見大風吹天下塵垢,又夢一人執千鈞之弩,驅羊數萬群。覺而思曰:風,號令執政者也;垢,去土解化清者也,天下當有姓風名后者。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獸名蟋,如獅子,食虎、而循常近人,或來入室,人畏而患之。帝乃上奏于天,徙之北荒。帝以景雲之瑞,慶雲之祥,即以雲紀官。官以雲為名,故有縉雲之官 或云:帝煉金丹,有縉雲之瑞,自號縉雲氏,赤多白少曰縉。 於是設官分職,以雲命官,春為青雲官,夏為縉雲官,秋為白雲官,冬為黑雲官,帝以雲為師也。帝置四史官,令沮誦、蒼頡、隸首、孔甲居其職,主圖籍也 《周禮》:掌版圖人戶,版籍也。 又令蒼頡主人儀。孔甲始作盤孟以代凹尊杯飲之樸,著盤盂篇,盤盂之誠也。帝作巾几之法,以著經。黃帝書中通理黃帝,史謂之墳。墳,大也 孔安國曰:遭秦焚之,不可聞也。 有臣史玉,始造畫。又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明堂圖,有複道,上有樓,從西南入,此樓之始也。帝依圖制之,曰合宮,可以觀其行也。乃立明堂之議,以觀於賢也。時有仙伯出於岐山下,號岐伯,善說草木之藥性味,為大醫,帝請主方藥。帝乃修神農所嘗百草性味,以理疾者,作內外經。又有雷公述炮炙方,定藥性之善惡。扁鵲、俞附二臣定脈經,療萬姓所疾。帝與扁鵲論脈法,撰《素書》上下經 漢文里陽公淳于意能知疾生死,按脈經也。 帝問岐伯脈法,又制《素問》等書及《內經》 今有二軼?各九卷。後來就修之。按《素問》,序云岐伯作。今卷數大約缺少,其八十一難,後來增修。又云天降素女以治人疾,帝問之遂作《素問》也。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臣隸首善算法,始作數著等術焉。臣伶倫作權量 權,秤也;量,斗也。 黃帝得蚩尤,始明乎天文 據管子言云:蚩尤有衛,後乃。 帝又獲寶鼎,乃迎日推策。於是順天地之紀,旁羅日月星辰,作蓋天儀,測玄象,推分星度,以二十八宿為十二次。角亢為壽星之次,房心為大火之次,尾箕為析木之次,斗女為星紀之次,虛危為玄楊之次,室壁為課訾之次,奎婁為降婁之次,勗畢為大梁之次,貲參為實沉之次 《左傳》昭元年,子產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關伯,季曰實沉,居于廣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后不臧遷關伯于商丘,主辰,商人丹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沉于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由此觀之,至高辛氏時方有實沉之名,不知軒轅氏時何先有實沉之名也,豈非後人以分野之名易士一宮分,以明古事耶, 井鬼為鶉首之次,星張為鶉火之次,翼斡為鶉尾之次。立中外之星,作占日月之書,此始為觀象之法,皆自河圖而演之。又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鬼臾區占星。帝作占候之法,占日之書,以明休咎焉。黃帝有茂德,感真人來遊玉池,至德所致也。有瑞獸在囿,玄楞之獸也。《尚書》中候云:麋身牛尾,狼蹄,一角。角端有肉,示不傷物也。音中黃鍾,文章彬彬然。牡曰麒,牝曰麟,生於火,騰於土。春嗚曰歸禾,夏嗚曰扶幼,秋冬嗚曰養信。帝又得微蟲蛄螻,有大如羊者,大如牛者。蟲名蜿大如虹者,應土德之王也。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于時大撓能探五行之情,古北斗衡所指,乃作甲乙十干以名日,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以烏獸配為十二辰,屬之以成六旬,謂造甲子也。黃帝觀伏羲之三畫成卦,八卦合成二十四氣,即作紀曆以定年也。帝敬大撓以為師,因每方配三辰,立孟仲季,自是有陰陽之法焉。黃帝聞之,乃服黃衣,帶黃紳,首黃冠齋于中宮。即有鳳凰蔽日而至,帝乃降階,束面再拜稽首曰:天降丕祐,敢不承命。鳳乃止帝束園,集於梧桐,又巢于阿閣。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其飲也,則自嗚舞,音如笙簫。帝即使伶倫 《漢書律》作倫 往大夏之西 大夏國在西去長安萬里, 阮榆之谿,昆侖之陰懈谷,釆鍾龍之竹,取其竅厚均者斷兩節,問長七寸七分,吹之為黃鍾之音 十一月律為黃鍾,謂冬至一陽生,萬物之始也, 以本至理之代,天地之風氣。所謂黃帝能理日月之行,調陰陽之氣,為十二律呂,雄雌各六也 《晉書》云:律管長尺,六孔,十二月之音稟之,以竹取自然圓監也,以玉取堅貞溫潤也。 時有女媧之後容成氏,善知音律,始造律曆。元起丁亥 《本紀》作辛卯,今準《混元實錄》年譜, 又推冬至日在之星 南斗後星也。 又問天老,得天元日月星辰之書以紀時。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帝納女節為妃,其後女節見大星如虹下臨華渚,女節感而接之,生少嗥 代起石女節即嫘祖,非也。 帝又納醜女號模母,使訓宮人而有淑德,奏六德之頌。又納費修氏為夫人。是時庶民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無羨欲之心,鄰國相望,鸚犬之音相聞,至老而不相往來,無求故也。所謂黃帝理天下,便民心,謂之至理之代。是時風不嗚條,謂之天下之喜風也;雨不破塊,謂十日一小雨,應天下文,十五日一大雨,以協運也。以嘉禾為糧,謂之大禾也,其穗異常。以醴泉為漿,謂泉水美味如酒,可以養老也。以五芝為芳,謂有異草生於圃,則芝英紫芝,黑芝五芝草生,皆神仙上藥。時有水物洋湧,山車滿野,於是德感上天,故有黃星之祥,謂之異星,形狀似月,助月為光,名日景星。又有赤方氣與青方氣相連,赤方中有二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又有異草生於庭,月一日生一葉,至十五日生十五葉,至十六日一葉落,至三十日落盡。若小月,即一葉厭而不落,謂之莫莢,以明於月也,亦日曆莢。帝因鑄鏡以象之,為十五面神鏡,寶鏡也。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老對曰:此河圖、洛書將出之狀,天其授帝乎,試齋戒觀之。黃帝乃齋于中宮,衣黃服,戴黃冕,駕黃龍之乘,載交龍之旅,與天老五聖遊於河洛之問。求夢未得,帝遂沉璧於河,乃大霧三日。又至翠媽之泉,有大鱸魚於河中沂流而至,殺三牲以醮之,即甚雨七日七夜,有黃龍負圖而出於河。黃帝謂天老五聖曰:子見河中者乎?天老五聖乃前跪受之。其圖五色畢具,白圖蘭葉而朱文,以授黃帝。乃舒視之,名日《錄錯圖》。令侍臣寫之以示天下。黃帝曰:此謂之河圖書。是歲之秋也,帝既得龍鳳之圖書,蒼頡之文,即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以作書契,蓋取諸夾。夾,庾也,次斷萬事 自垂衣裳至制文字,凡事按皇甫謐《帝王代余》載此九事。昔黃帝之功,今各以當時事及眾書所載列之如前,以明之。然於《易繫說》九事,則上自黃帝,下至堯舜,以其先儒說者.,或以為不獨黃帝。若以皇甫所載及今所引眾書,則九事皆黃帝始創之以服用,後代聖人至堯舜,但倣作修飾爾。 於是黃帝定百物之名,作八卦之說,謂之八索,一號帝鴻氏,一號歸藏氏,乃名所制日《歸藏書》,此《易》之始也。黃帝垂衣裳之後,作龍一表之服,畫日月星辰於衣上以象天,故有龍衷之頌。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帝始作屋,築宮室以避寒暑燥濕,謂之宮。宮,言處于中也。所謂上棟下宇以待風雨,取諸大壯。大者,壯也。帝 ‘ 又令築城邑以居之,始改巢居穴處之弊。又重門擊柝以待暴客,以取諸豫,備不虞也。又易古之衣薪,葬以棺槨,以取諸大過。有服齋於中宮,於洛水上,坐玄扈石室,與容光等內觀,忽有大烏銜圖置于帝前,帝再拜受之。是烏狀如鶴,而鸚頭燕喙,龜頸龍形,駢翼魚尾,體備五色,三文成字。首文日慎德,背文日信義,齊文日仁智。天老曰:是烏麟前鹿後蛇頸,背有龍文,足履正尾,擊武有九苞。一日包命,二心合度,三耳聰達,四舌屈伸,五彩色備,六冠鉅銳鉤,七金目鮮明,八音激揚,九腹大。一名鷗,其雄日鳳,其雌曰凰。高五六尺,朝嗚日登晨,晝嗚曰上祥,夕嗚日歸昌,昏嗚曰固常,夜嗚日保長,皆應律呂,見則天下安寧。黃帝曰:此烏遇亂則去居九夷矣。出於東方君子之國,又出丹穴之山。有臣沮頌蒼頡觀烏跡以作文字,此文字之始也 先儒論文字之始不同,或始於三皇,或始於伏羲,或云與天地并興。今據司馬遷、班固、韋延、矢秉、付玄等云:蒼頡,黃帝臣。今據此載之,諸家說蒼頡,亦無定據也。 黃帝修德義,天下大理,乃召天老謂之曰:吾夢兩龍挺白圖出于河以授予,敢問於子。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蓋取諸渙,渙散也,物大通也,所以濟不通也。帝又觀轉蓬之象以作車,時有神馬出生澤中,因名澤馬,一日吉光,二日吉良,出大封國 亳州東古國也。 文馬縞身朱鬣,乘之壽千歲,以聖人為政應而出 今飛龍司有吉良廄,因此也。薛綜曰:與騰黃一也,所出之國各別。葛稚川曰:騰黃之馬吉光之獸。則獸馬各異。今據吉光即馬,騰黃即獸,檜川之說又別。 又有騰黃之獸,其色黃,狀如狐,背上有兩角,龍翼 一本云:龍翼而馬身,一名乘若,一名飛黃,或曰古黃,又日翠黃,出日本國,壽三千歲,日行萬里。乘川令人壽二千歲, 出日本國,壽二千歲 《六典》曰:宋齊梁陳皆有車府乘黃之官,今太僕寺有乘黃署,即其事也。 黃帝得而乘之,遂周遊六合,所謂乘八翼之龍,遊天下也,故遷徙往來無常。帝始教人乘馬,有臣肢作服牛以用之。世本云:所謂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取諸隨,得隨所宜也。有臣黃雍父始作舂,所謂斷木為杵,掘地為臼,以濟萬人。取諸小過也。小過者,過而通也。帝作寵以著經,始令鑄釜造飯,乃蒸飯而烹粥,以易茹毛飲血之弊。有臣揮始作弓,臣夷牟作矢,所謂弦木為弧,刻木為矢也 史記云:黃帝為之也。 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以取諸睽。睽,乖也,制不順也。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為元妃,生上子,玄囂、昌意。初,喜天下之戴己也,養正娛命,自取安而順之,為鴻黃之代以一民也。時人未使而自化,未賞而自勸,其心愉而不偽,其事素而不飾,謂太清之始也。耕者不侵畔,漁者不爭岸,抵市不預,價市不閉,鄙商旅之人相讓以財,外戶不閉,是謂大同。帝理天下十五年,憂念黎庶之不理,竭聰明進智力,以營百姓。具修德也,考其功德,而務其法教。時元妃西陵氏始養蠶為絲 今禮記:皇后祭先蠶西陵氏。葛稚川《西京記》曰:宮內有先蠶壇, 乃有天老五聖以佐理化。帝取伏羲氏之卦象,法而用之,據神農所重六十四卦之義,帝乃作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重卦之義也。時有臣曹胡造衣,臣伯余造裳,臣於則造履,帝因之作冠冕 冠者則服之文明,冕者則冠中之別名,以其後高而前下,有倪仰之形,因日冠冕也, 始代毛革之弊,所謂黃帝垂衣裳而天下理也。帝因以別尊卑,令男女異處而居,取法乾坤天尊地卑之義。帝見浮葉方舟,即有共鼓、化狄三臣,助作舟楫,所謂剖木為舟,刻木為楫也。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軒轅黃帝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玄天師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