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崑詩人嘲諷漢武求仙的酬唱
- Jul 07 Thu 2011 15:53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諷詠漢武帝求仙的詩3
- Jul 07 Thu 2011 15:51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諷詠漢武帝求仙的詩2
漢武帝求仙,凡四十三年,信任不少方士,甚至將自己的一個女兒也嫁給方士,當然也殺了一些方士,然終未得到長生不老與不死之藥。我們可以怪方士引誘或欺騙了皇帝,但是武帝經不起誘惑,豈非無故?大皇帝擁有四海,享盡榮華富貴,到頭來也只能像常人一樣,接受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何等遺憾!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漢武,眷戀紅塵尤甚,更難以面對此一現實,亟思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李白有句曰,「尚採不死藥,茫然使心衰」,即詠秦始皇遣齊人徐福率數千童男女入海求仙而無所獲。漢武仍不信邪,足稱「茫然心衰」。
- Jul 07 Thu 2011 15:48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諷詠漢武帝求仙的詩1
- Jul 07 Thu 2011 15:46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秦漢代之編戶齊民的社會
周代封建制度解體,中間貴族階級消融,自秦代一統天下後,軍王直接領有天下萬民,握有效掌握人民相關資料,於是「編戶齊民」。「編戶」指國家將人民一一納入記錄,以戶為單位來掌握人民;「齊民」由於階級消融,身份制泯除,所有人的身份都是平等的,是為「齊民」。
從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帝國後,其所設的郡縣制,加深地方的統治基礎。尤其對人民戶籍的建立,讓其掌握了人民的基本資料。如秦墓竹簡出現了以下的內容:「某里的無爵平民甲的家屋、妻、子女、奴婢、家財、畜產如下:家屋一棟二室,各有入口,室皆瓦蓋,設有木造之門;重有桑樹十株;妻某在逃,不予查封;成年女兒某,未婚;未成年男子某,身高六尺五寸;奴婢,未成年女子某;雄犬一隻。」戶籍記載包含房屋、財產、人口、奴婢等,鉅細靡遺。
- Jul 07 Thu 2011 15:43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東漢亂世中的道教經典《太平經》
東漢亂世中的道教經典《太平經》
東漢中晚期由於政治社會動亂,於是出現了一些後來被視為道教經典的書籍,來改善社會亂象。其中,《太平經》是內容最豐富的,他指出「治國太平、修煉長生」的思想。這部書的思想包含以下幾部分:
- Jul 07 Thu 2011 15:40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顯赫一時的文明古國神秘地消失之謎---樓蘭古國

本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到我國西北探險。他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以東、羅布泊西北處,意外地發現了一座被茫茫沙海掩埋了的神秘古城。雖然歲月流逝,風沙侵襲,但城郭依然,佛塔、聖殿殘迹猶存。這一發現,一時間引起了世界轟動,各國科學家紛遝而至,前來考察探索。經研究,科學家們一致認爲,這座古城是在1000多年前由於某種原因逐漸毀滅的。它是建造於四五千年以前的曾經以燦爛的文化、繁榮的經濟和強盛的國力炫耀于世的樓蘭古城的遺址。
- Jul 07 Thu 2011 15:28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古代西域屯田的得與失3
塔裡木河中游的輪台縣曾是西漢王朝的屯田中心,現存漢代古堡及遺址多處,再庫車、沙雅和新和縣境,也均發現類似的屯田遺址。在英業古城東北部有寬6米、長100公里的古渠,沿渠古城廢墟歷歷在目。自漢迄唐,這裡的屯田規模宏大,然而由於塔裡木盆地排水不暢,使河水裡溶解的鹽分不斷地積累於農田,終於導致土地鹽鹼化,淪為極度的鹽漠。
- Jul 07 Thu 2011 15:25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古代西域屯田的得與失2
公元前77年,漢昭帝重臣大將軍霍光派傅介子為使,設計刺殺了趨向匈奴得樓蘭王安歸,並立安歸之弟尉屠耆為王,改國名鄯善。尉屠耆向漢昭帝請求說:"國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願遣一將軍屯田積谷,令臣得依其威重。"漢昭帝應允,派出駟馬、吏士屯田伊循,後置都尉府。從魏晉到隋唐,伊循一直是屯田的重要墾區和軍事重鎮。當樓蘭古城於376年廢棄時,伊循屯田戍堡仍空前強盛。發達的水利體系,使伊循古灌區面積達4.5萬畝,人口達1.5萬人。公元5世紀末,鄯善國為丁零(高車)所破,民眾盡散,城池廢棄。
- Jul 07 Thu 2011 15:23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古代西域屯田的得與失1
屯田是自漢武帝經營西域起就確認的國策,直到今天,屯墾戍邊仍是我國西部與北部邊疆省、區的社會經濟結構的主要支柱之一。
- Jul 07 Thu 2011 15:21
18.中外歷史與傳奇-[一]中國-絕代風華金縷衣
漢墓出土文物中最知名的可謂金縷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