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呂布在徐州,每當賓客宴會之際,陳珪父子必盛稱布德。陳宮不悅,乘間告布曰:“陳珪父子面諛將軍,其心不可測,宜善防之。”布怒叱曰:“汝無端獻讒,欲害好人耶?”宮出嘆曰:“忠言不入,吾輩必受殃矣!”意欲棄布他往,卻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終日悶悶不樂。一日,帶領數騎去小沛地面圍獵解悶,忽見官道上一騎驛馬,飛奔前去。宮疑之,棄了圍場,引從騎從小路趕上,問曰:“汝是何處使命?”那使者知是呂布部下人,慌不能答。陳宮令搜其身,得玄德回答曹操密書一封。宮即連人與書,拿見呂布。布問其故。來使曰:“曹丞相差我往劉豫州處下書,今得回書,不知書中所言何事。”布乃拆書細看。書略曰:“奉明命欲圖呂布,敢不夙夜用心。但備兵微將少,不敢輕動。丞相興大師,備當為前驅。謹嚴兵整甲,專待鈞命。”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操回府,眾官參見畢,荀彧問曰:“丞相緩行至安眾,何以知必勝賊兵?”操曰:“彼退無歸路,必將死戰,吾緩誘之而暗圖之,是以知其必勝也。”荀彧拜服。郭嘉入,操曰:“公來何暮也?”嘉袖出一書,白操曰:“袁紹使人致書丞相,言欲出兵攻公孫瓚,特來借糧借兵。”操曰:“吾聞紹欲圖許都,今見吾歸,又別生他議。”遂拆書觀之。見其詞意驕慢,乃問嘉曰:“袁紹如此無狀,吾欲討之,恨力不及,如何?”嘉曰:“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高祖惟智勝,項羽雖強,終為所擒。今紹有十敗,公有十勝,紹兵雖盛,不足懼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也﹔紹以逆動,公以順率,此義勝也﹔桓、靈以來,政失于寬,紹以寬濟,公以猛糾,此治勝也﹔紹外寬內忌,所任多親戚,公外簡內明,用人惟才,此度勝也﹔紹多謀少決,公得策輒行,此謀勝也﹔紹專收名譽,公以至誠待人,此德勝也﹔紹恤近忽遠,公慮無不周,此仁勝也﹔紹聽讒惑亂,公浸潤不行,此明勝也﹔紹是非混淆,公法度嚴明,此文勝也﹔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此武勝也。公有此十勝,于以敗紹無難矣。”操笑曰:“如公所言,孤何足以當之!”荀彧曰:“郭奉孝十勝十敗之說,正與愚見相合。紹兵雖眾,何足懼耶!”嘉曰:“徐州呂布,實心腹大患。今紹北征公孫瓚,我當乘其遠出,先取呂布,掃除東南,然后圖紹,乃為上計﹔否則我方攻紹,布必乘虛來犯許都,為害不淺也。”操然其言,遂議東征呂布。荀彧曰:“可先使人往約劉備,待其回報,方可動兵。”操從之,一面發書與玄德,一面厚遣紹使,奏封紹為大將軍、太尉,兼都督冀、青、幽、并四州,密書答之云:“公可討公孫瓚。吾當相助。”紹得書大喜,便進兵攻公孫瓚。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且說操軍緩緩而行,至襄城,到清水,操忽于馬上放聲大哭。眾驚問其故,操曰:“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將典韋,不由不哭耳!”因即下令屯住軍馬,大設祭筵,吊奠典韋亡魂。操親自拈香哭拜,三軍無不感嘆。祭典韋畢,方祭侄曹安民及長子曹昂,并祭陣亡軍士﹔連那匹射死的大宛馬,也都致祭。次日,忽荀彧差人報說:“劉表助張繡屯兵安眾,截吾歸路。”操答彧書曰:“吾日行數里,非不知賊來追我﹔然吾計划已定,若到安眾,破繡必矣。君等勿疑。”便催軍行至安眾縣界。劉表軍已守險要,張繡隨后引軍趕來。操乃令眾軍黑夜鑿險開道,暗伏奇兵。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惇撥矢啖睛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操留荀彧在許都,調遣兵將,自統大軍進發。行軍之次,見一路麥已熟﹔民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刈麥。操使人遠近遍諭村人父老,及各處守境官吏曰:“吾奉天子明詔,出兵討逆,與民除害。方今麥熟之時,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并皆斬首。軍法甚嚴,爾民勿得驚疑。”百姓聞諭,無不歡喜稱頌,望塵遮道而拜。官軍經過麥田,皆下馬以手扶麥,遞相傳送而過,并不敢踐踏。操乘馬正行,忽田中驚起一鳩。那馬眼生,竄入麥中,踐壞了一大塊麥田。操隨呼行軍主簿,擬議自己踐麥之罪。主簿曰:“丞相豈可議罪?”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眾?”即掣所佩之劍欲自刎。眾急救住。郭嘉曰:“古者《春秋》之義:法不加于尊。丞相總統大軍,豈可自戕?”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義,吾姑免死。”乃以劍割自己之發,擲于地曰:“割發權代首。”使人以發傳示三軍曰:“丞相踐麥,本當斬首號令,今割發以代。”于是三軍悚然,無不懍遵軍令。后人有詩論之曰:“十萬貔貅十萬心,一人號令眾難禁。拔刀割發權為首,方見曹瞞詐朮深。”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次日,操傳令各營將領:“如三日內不并力破城,皆斬!”操親自至城下,督諸軍搬土運石,填壕塞塹。城上矢石如雨,有兩員裨將畏避而回,操掣劍親斬于城下,遂自下馬接土填坑。于是大小將士無不向前,軍威大振。城上抵敵不住,曹兵爭先上城,斬關落鎖,大隊擁入。李丰、陳紀、樂就、梁剛都被生擒,操令皆斬于市。焚燒偽造宮室殿宇、一應犯禁之物﹔壽春城中,收掠一空。商議欲進兵渡淮,追趕袁朮。荀彧諫曰:“年來荒旱,糧食艱難,若更進兵,勞軍損民,未必有利。不若暫回許都,將來春麥熟,軍糧足備,方可圖之。”操躊躇未決。忽報馬到,報說:“張繡依托劉表,復肆猖獗、南陽、江陵諸縣復反﹔曹洪拒敵不住,連輸數陣,今特來告急。”操乃馳書與孫策,令其跨江布陣,以為劉表疑兵,使不敢妄動﹔自己即日班師,別議征張繡之事。臨行,令玄德仍屯兵小沛,與呂布結為兄弟,互相救助,再無相侵。呂布領兵自回徐州。操密謂玄德曰:“吾令汝屯兵小沛。是掘坑待虎之計也。公但與陳珪父子商議,勿致有失。某當為公外援。”話畢而別。卻說曹操引軍回許都,人報段煨殺了李傕,伍習殺了郭汜,將頭來獻。段煨并將李傕合族老小二百余口活解入許都。操令分于各門處斬,傳首號令,人民稱快。天子升殿,會集文武,作太平筵宴。封段煨為蕩寇將軍、伍習為殄虜將軍,各引兵鎮守長安。二人謝恩而去。操即奏張繡作亂,當興兵伐之。天子乃親排鑾駕。送操出師。時建安三年夏四月也。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袁朮知操兵至,令大將橋蕤引兵五萬作先鋒。兩軍會于壽春界口。橋蕤當先出馬,與夏侯惇戰不三合,被夏侯惇搠死。朮軍大敗,奔走回城。忽報孫策發船攻江邊西面,呂布引兵攻東面,劉備、關、張引兵攻南面,操自引兵十七萬攻北面。朮大驚,急聚眾文武商議。楊大將曰:“壽春水旱連年,人皆缺食﹔今又動兵擾民,民既生怨,兵至難以拒敵。不如留軍在壽春,不必與戰﹔待彼兵糧盡,必然生變。陛下且統御林軍渡淮,一者就熟,二者暫避其銳。”朮用其言,留李丰、樂就、梁剛、陳紀四人分兵十萬,堅守壽春﹔其余將卒并庫藏金玉寶貝,盡數收拾過淮去了。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卻說袁朮敗回淮南,遣人往江東問孫策借兵報仇。策怒曰:“汝賴吾玉璽,僭稱帝號,背反漢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問罪,豈肯反助叛賊乎!”遂作書以絕之。使者賚書回見袁朮。朮看畢,怒曰:“黃口孺子,何敢乃爾!吾先伐之!”長史楊大將力諫方止。卻說孫策自發書后,防袁朮兵來,點軍守住江口。忽曹操使至,拜策為會稽太守,令起兵征討袁朮。策乃商議。便欲起兵。長史張昭曰:“朮雖新敗,兵多糧足,未可輕敵。不如遺書曹操,勸他南征,吾為后應:兩軍相援,朮軍必敗。萬一有失,亦望操救援。”策從其言,遣使以此意達曹操。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乃分兵五路,高順引一軍進小沛,敵橋蕤﹔陳宮引一軍進沂都,敵陳紀﹔張遼、臧霸引一軍出琅琊,敵雷薄﹔宋憲、魏續引一軍出碣石,敵陳蘭﹔呂布自引一軍出大道,敵張勛。各領軍一萬,余者守城。呂布出城三十里下寨。張勛軍到,料敵呂布不過,且退二十里屯住,待四下兵接應。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乃分兵五路,高順引一軍進小沛,敵橋蕤﹔陳宮引一軍進沂都,敵陳紀﹔張遼、臧霸引一軍出琅琊,敵雷薄﹔宋憲、魏續引一軍出碣石,敵陳蘭﹔呂布自引一軍出大道,敵張勛。各領軍一萬,余者守城。呂布出城三十里下寨。張勛軍到,料敵呂布不過,且退二十里屯住,待四下兵接應。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