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孟獲與烏戈國主兀突骨曰:「諸葛亮多有巧計,只是埋伏。今後交戰,分付三軍:但見山谷之中,林木多處,不可輕進。」只避林木多處,誰知卻在無林木處等你。兀突骨曰:「大王說的有理。吾已知道中國人多行詭計。今後依此言行之。吾在前面廝殺;汝在背後教我。」兩人商議已定。忽報蜀兵在桃花渡口北岸立起營寨。兀突骨即差二俘長引藤甲軍渡了河,來與蜀兵交戰。不數合,魏延敗走。是第一日敗。蠻兵恐有埋伏,不趕自回。次日,魏延又去立了營寨。蠻兵哨得,又引衆軍渡過河來戰。延出迎之。不數合,延敗走。是第二日敗。蠻兵追殺十餘里,見四下並無動靜,便在蜀寨中屯住。棄了第一個寨。次日,二俘長請兀突骨到寨,說知此事。兀突骨即引兵大進,將魏延追一陣。蜀兵皆棄甲抛戈而走。所棄之甲,蠻兵卻用不著。○是第三日敗。只見前有白旗。延引敗兵急奔到白旗處,早有一寨,就寨中屯住。兀突骨驅兵追至,魏延引兵棄寨而走。棄第二個寨。蠻兵得了蜀寨。次日,又望前追殺。魏延回兵交戰,不三合又敗,只看白旗處而走,又有一寨,延就寨屯住。次日,蠻兵又至。延略戰又走。是第五日敗。蠻兵占了蜀寨。棄第三個寨。話休絮煩,魏延且戰且走,已敗十五陣,連棄七個營寨。前逐日寫棄寨,寫至此卻總敘一句。省筆之法。蠻兵大進追殺。兀突骨自在軍前破敵,於路但見林木茂盛之處,便不敢進;卻使人遠望,果見樹陰之中,旌旗招颭。孔明疑兵,在兀突骨眼中點出。兀突骨謂孟獲曰:「果不出大王所料。」孟獲大笑曰:「諸葛亮今番被吾識破!大王連日勝了他十五陣,奪了七個營寨,蜀兵望風而走。諸葛亮已是計窮;只此一進,大事定矣!」當彼喪膽之後,而欲驕其志為最難。有六擒以挫之,須此十五陣以驕之。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卻說孔明令蠻人哨探孟獲消息,回報曰:「孟獲請烏戈國主,引三萬藤甲軍,現屯於桃花渡口。孟獲又在各番聚集蠻兵,併力拒戰。」此時將服,定須大戰一場,以作收尾。孔明聽說,提兵大進,直至桃花渡口。隔岸望見蠻兵,不類人形,甚是醜惡;又問土人,言說即日桃葉正落,水不可飲。孔明退五里下寨,留魏延守寨。次日,烏戈國主引一彪藤甲軍過河來,金鼓大震。魏延引兵出迎。蠻兵捲地而來,蜀兵以弩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俱落於地;刀砍鎗刺,亦不能入。此番作怪,又與木鹿大王不同。蠻兵皆使利刀鋼叉,蜀兵如何抵當,盡皆敗走。蠻兵不趕而回。魏延復回,趕到桃花渡口,只見蠻兵帶甲渡水而去;內有困乏者,將甲脫下,放在水面,以身坐其上而渡。以甲為舟,更是奇幻。魏延急回大寨,來稟孔明,細言其事。孔明請呂凱并土人問之。凱曰:「某素聞南蠻中有一烏戈國,無人倫者也。更有藤甲護身,急切難傷。又有桃葉惡水,本國人飲之,反添精神;別國人飲之即死:如此蠻方,縱使全勝,有何益焉?不如班師早回。」借呂凱口中作一頓,文勢便曲。孔明笑曰:「吾非容易到此,豈可便去?吾明日自有平蠻之策。」於是令趙雲助魏延守寨,且休輕出。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次日,孔明正要分兵緝擒孟獲,忽報:「蠻王孟獲妻弟帶來洞主,因勸孟獲歸降,獲不從,今將孟獲並祝融夫人及宗黨數百餘人盡皆擒來,獻與丞相。」前只使孟獲詐降,今卻一齊都來,更不費力。孔明聽知,即喚張嶷、馬忠,吩咐如此如此。二將受了計,引二千精壯兵,伏於兩廊。孔明即令守門將俱放進來。帶來洞主引刀斧手解孟獲等數百人,拜於殿下。孔明大喝曰:「與吾擒下!”兩廊壯兵齊出,二人捉一人,盡被執縛。此是六擒。孔明大笑曰:「量汝些小詭計,如何瞞得過我?汝見二次俱是本洞人擒汝來降,吾不加害;汝只道吾深信,故來詐降,欲就洞中殺吾!」孟獲一邊算計,卻在孔明一邊敘出。喝令武士搜其身畔,果然各帶利刀。孔明問孟獲曰:「汝原說在汝家擒住,方始心服;今日如何?」獲曰:「此是我等自來送死,非汝之能也。吾心未服。」南蠻巧舌。孔明曰:「吾擒住六番,尚然不服,欲待何時耶?」獲曰:「汝第七次擒住,吾方傾心歸服,誓不反矣。」孔明曰:「巢穴已破,吾何慮哉!」令武士盡去其縛,叱之曰:「這番擒住,再若支吾,必不輕恕!」孟獲等抱頭鼠竄而去。此是六縱。○縱去與前又異。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忽報八納洞主到。孟獲出洞迎接,見其人騎著白象,身穿金珠纓絡,腰懸兩口大刀,領著一班喂養虎豹豺狼之士,簇擁而入。蠻婦人不濟事,又換一起蠻畜生來了。○先在孟獲眼中寫木鹿聲勢。獲再拜哀告,訴說前事。木鹿大王許以報讎。獲大喜,設宴相待。次日,木鹿大王引本洞兵,帶猛獸而出,趙雲、魏延聽知蠻兵出,遂將軍馬布成陣勢。二將並轡立於陣前視之,只見蠻兵旗幟器械皆別,人多不穿衣甲,盡裸身赤體,面目醜陋;身帶四把尖刀。軍中不鳴鼓角,但篩金爲號。木鹿大王腰挂兩把寶刀,手執蒂鍾,身騎白象,從大旗中而出。又在蜀將眼中寫木鹿聲勢。趙雲見了,謂魏延曰:「我等上陣一生,未嘗見如此人物。」二人正沈吟之際,只見木鹿大王口中不知念甚咒語,手搖蒂鍾,念咒搖鐘,極似今日和尚道士語。恐和尚道士之毒,亦不輸與木鹿大王也。忽然狂風大作,飛砂走石,如同驟雨;一聲畫角響,虎豹豺狼,毒蛇猛獸,乘風而出,張牙舞爪,衝將過來。蠻子是禽獸,禽獸亦只算是蠻子。蜀兵如何抵當,往後便退。蠻兵隨後追殺,直趕到三江界路方回。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蠻子還蠻不了,蠻婆又蠻起來,真好看煞人。夫人世居南蠻,乃祝融氏之後,南方屬火,故有此火種。然此婦如火一般熱,如何煞得他火氣?善使飛刀,百發百中。孟獲起身稱謝。夫人忻然上馬,引宗黨猛將數百員、生力洞兵五萬,出銀坑宮闕來與蜀兵對敵。貂嬋可當女將軍,然未嘗用兵也;孫夫人雖好兵,然未嘗以兵戰也。此處卻真有一員女將出來,《三國志》中真是無所不有。方纔轉過洞口,一彪軍攔住,爲首蜀將,乃是張嶷。蠻兵見之,卻早兩路擺開。祝融夫人背插五口飛刀,還有一口軟剪刀,更利害。手挺丈八長標,夫人亦喜挺長標耶?坐下捲毛赤兔馬。夫人坐下之物又毛又赤,可發一笑。張嶷見之,暗暗稱奇。二人驟馬交鋒。戰不數合,夫人撥馬便走。張嶷趕去,空中一把飛刀落下。嶷急用手隔,正中左臂,翻身落馬。蠻兵發一聲喊,將張嶷執縛去了。這一張鬬他不過。馬忠聽得張嶷被執,急出救時,早被蠻兵困住,望見祝融夫人挺標勒馬而立,忠忿怒向前去戰,坐下馬絆倒,亦被擒了。夫人又戰倒了一個。都解入洞中來見孟獲。獲設席慶賀。夫人叱刀斧手推出張嶷、馬忠要斬,獲止曰:「諸葛亮放吾五次,今番若殺彼將,是不義也。畢竟蠻婆心狠,還是蠻子心軟。且囚在洞中,待擒住諸葛亮,殺之未遲。」夫人從其言,笑飲作樂。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卻說孔明提兵直至三江城,遙望見此城三面傍江,一面通旱;即遣魏延、趙雲同領一軍,於旱路打城。軍到城下時,城上弓弩齊發。原來洞中之人,多習弓弩,一弩齊發十矢,箭頭上皆用毒藥,但有中箭者,皮肉皆爛,見五臟而死。此藥不滅四泉之毒。趙雲、魏延不能取勝,回見孔明,言藥箭之事。孔明自乘小車,到軍前看了虛實,回到寨中,令軍退數里下寨。所以疏敵之防。蠻兵望見蜀兵遠退,皆大笑作賀,只疑蜀兵懼怯而退,因此夜間安心穩睡,不去哨探。是在孔明算中。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卻說孔明提兵直至三江城,遙望見此城三面傍江,一面通旱;即遣魏延、趙雲同領一軍,於旱路打城。軍到城下時,城上弓弩齊發。原來洞中之人,多習弓弩,一弩齊發十矢,箭頭上皆用毒藥,但有中箭者,皮肉皆爛,見五臟而死。此藥不滅四泉之毒。趙雲、魏延不能取勝,回見孔明,言藥箭之事。孔明自乘小車,到軍前看了虛實,回到寨中,令軍退數里下寨。所以疏敵之防。蠻兵望見蜀兵遠退,皆大笑作賀,只疑蜀兵懼怯而退,因此夜間安心穩睡,不去哨探。是在孔明算中。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卻說孔明放了孟獲等一干人,楊鋒父子皆封官爵,重賞洞兵。楊鋒等拜謝而去。孟獲等連夜奔回銀坑洞。那洞外有三江:乃是瀘水、甘南水、西城水。三路水會合,故爲三江。瀘水之外又添出二水。其洞北近平坦三百餘里,多産萬物。洞西二百里,有鹽井。西南二百里,直抵瀘、甘。正南三百里,乃是梁都洞,洞中有山,環抱其洞;山上出銀礦,故名爲銀坑山。產銀之山而謂之坑,可見錢與糞土一般。奈何今人之陷此坑而不悟也!山中置宮殿樓臺,以爲蠻王巢穴。其中建一祖廟,名曰「家鬼」。老蠻子謂之祖,死蠻子謂之鬼。四時殺牛宰馬享祭,名爲「卜鬼」。以祭為卜,則其俗之無卜可知。管輅、呂範全用不著矣。每年常以蜀人并外鄉之人祭之。平蠻之後,此風始革。武侯之功不小。若人患病,不肯服藥,只禱師巫,名爲「藥鬼」。以禱為藥,則其俗之無醫可知。華陀、吉平全用不著矣。其處無刑法,但犯罪即斬。倒爽利。有女長成,卻於溪中沐浴,男女自相混淆,任其自配,父母不禁,名爲「學藝」。問他所學何藝?可發一笑。年歲雨水均調,則種稻穀;倘若不熟,殺蛇爲羹,煮象爲飯。是蠻食。每方隅之中,上戶號曰「洞主」,次曰「酋長」。每月初一、十五兩日,皆在三江城中買賣,轉易貨物。其風俗如此。如此風俗,何必設官理之。宜孔明服蠻之後不復設官也。○以上抵得一篇南蠻風俗誌。呂凱但能圖之,此則譜之也。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九十回 驅巨獸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酒至半酣,鋒曰:「軍中少樂,吾隨軍有蠻姑,善舞刀牌,以助一笑。」先主與劉璋飲酒之時,有諸將舞劍;今楊鋒與孟獲飲酒之時,有花蠻舞刀:正復相似。獲忻然從之。須臾,數十蠻姑,皆披髮跣足,從帳外舞跳而入,群蠻拍手以歌和之。楊鋒令二子把盞。二子舉杯詣孟獲、孟優前。二人接盃,方欲飲酒,鋒大喝一聲,二子早將孟獲、孟優執下座來。董荼那之擒孟獲,則讀者之所料也;楊鋒之擒孟獲,則非讀者之所料。朵思大王卻待要走,已被楊鋒擒了。蠻姑橫截於帳上,誰敢近前。獲曰:「免死狐悲,物傷其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鋒曰:「吾兄弟子侄皆感諸葛丞相活命之恩,無可以報。又與前文放回蠻兵照應。今汝反叛,何不擒獻?」於是各洞蠻兵皆走回本鄉。楊鋒將孟獲、孟優、朵思等解赴孔明寨來。此是五擒。孔明令入,楊鋒等拜於帳下曰:「某等子侄皆感丞相恩德,故擒孟獲、孟優等呈獻。」孔明重賞之,令驅孟獲入。孔明笑曰:「汝今番心服乎?」獲曰:「非汝之能,乃吾洞中之人,自相殘害,以致如此。要殺便殺,只是不服!」甚矣,攻心之難。孔明曰:「汝賺吾入無水之地,更以啞泉、滅泉、黑泉、柔泉如此之毒,吾軍無恙,豈非天意乎?汝何如此執迷?」獲又曰:「吾祖居銀坑山中,有三江之險,重關之固。汝若就彼擒之,吾當子子孫孫,傾心服事。」縱虎歸穴,然後入穴取虎,更自不易。孔明曰:「吾再放汝回去,重整兵馬,與吾共決勝負;如那時擒住,汝再不服,當滅九族。」叱左右去其縛,放起孟獲。獲再拜而去。此是五縱。孔明又將孟優並朵思大王皆釋其縛,賜酒食壓驚。二人悚懼不敢正視。孔明令鞍馬送回。前番先放孟優,次放孟獲;此又先放孟獲,次放孟優。正是: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