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 叱 曰 ﹕ 「 汝 三 人 淚 眼 尚 紅 , 如 何 抵 賴 ! 」 夏 侯 玄 知 事 已 泄 , 乃 厲 聲 大 罵 曰 ﹕ 「 吾 等 所 哭 者 , 為 汝 威 震 其 主 , 將 謀 篡 逆 耳 ! 」 師 大 怒 , 叱 武 士 捉 夏 侯 玄 。 玄 揎 拳 裸 袖 , 徑 擊 司 馬 師 , 卻 被 武 士 擒 住 。 師 令 將 各 人 搜 檢 , 于 張 緝 身 畔 搜 出 一 龍 鳳 汗 衫 , 上 有 血 字 。 左 右 呈 與 司 馬 師 。 師 視 之 , 乃 密 詔 也 。 詔 曰 ﹕ 「 司 馬 師 弟 兄 , 共 持 大 權 , 將 圖 篡 逆 。 所 行 詔 制 , 皆 非 朕 意 。 各 部 官 兵 將 士 , 可 同 仗 忠 義 , 討 滅 賊 臣 , 匡 扶 社 稷 。 功 成 之 日 , 重 加 爵 賞 。 」 司 馬 師 看 畢 , 勃 然 大 怒 曰 ﹕ 「 原 來 汝 等 正 欲 謀 害 吾 兄 弟 ! 情 理 難 容 ! 」 遂 令 將 三 人 腰 斬 于 市 , 滅 其 三 族 。 三 人 罵 不 絕 口 。 比 臨 東 市 中 , 牙 齒 盡 被 打 落 , 各 人 含 糊 數 罵 而 死 。
- Mar 01 Thu 2012 18:16
20.三國演義-第109回 困 司 馬 漢 將 奇 謀 廢 曹 芳 魏 家 果 報6
- Mar 01 Thu 2012 18:14
20.三國演義-第109回 困 司 馬 漢 將 奇 謀 廢 曹 芳 魏 家 果 報5
芳 退 入 後 殿 , 顧 左 右 止 有 三 人 ﹕ 乃 太 常 夏 侯 玄 , 中 書 令 李 豐 , 光 祿 大 夫 張 緝 , 緝 乃 張 皇 後 之 父 , 曹 芳 之 皇 丈 也 。 芳 叱 退 近 侍 , 同 三 人 至 密 室 商 議 。 芳 執 張 緝 之 手 而 哭 曰 ﹕ 「 司 馬 師 視 朕 如 小 兒 , 覷 百 官 如 草 芥 , 社 稷 早 晚 必 歸 此 人 矣 ! 」 言 訖 大 哭 。 李 豐 奏 曰 ﹕ 「 陛 下 勿 憂 。 臣 雖 不 才 , 願 以 陛 下 之 明 詔 , 聚 四 方 之 英 杰 , 以 剿 此 賊 。 」 夏 侯 玄 奏 曰 ﹕ 「 臣 叔 夏 侯 霸 降 蜀 , 因 懼 司 馬 兄 弟 謀 害 故 耳 ; 今 若 剿 除 此 賊 , 臣 叔 必 回 也 。 臣 乃 國 家 舊 戚 , 安 敢 坐 視 奸 賊 亂 國 , 願 同 奉 詔 討 之 。 」 芳 曰 ﹕ 「 但 恐 不 能 耳 。 」 三 人 哭 奏 曰 ﹕ 「 臣 等 誓 當 同 心 滅 賊 , 以 報 陛 下 ! 」 芳 脫 下 龍 鳳 汗 衫 , 咬 破 指 尖 , 寫 了 血 詔 , 授 與 張 緝 , 乃 囑 曰 ﹕ 「 朕 祖 武 皇 帝 誅 董 承 , 蓋 為 機 事 不 密 也 。 卿 等 須 謹 細 , 勿 泄 于 外 。 」 豐 曰 ﹕ 「 陛 下 何 出 此 不 利 之 言 ? 臣 等 非 董 承 之 輩 , 司 馬 師 安 比 武 祖 也 ? 陛 下 勿 疑 。 」
- Mar 01 Thu 2012 18:12
20.三國演義-第109回 困 司 馬 漢 將 奇 謀 廢 曹 芳 魏 家 果 報4
迷 當 從 之 , 遂 引 羌 兵 在 前 , 魏 兵 在 後 , 徑 奔 鐵 籠 山 。 時 值 三 更 , 先 令 人 報 知 姜 維 。 維 大 喜 , 教 請 入 相 見 。 魏 兵 多 半 雜 在 羌 人 部 內 ; 行 到 蜀 寨 前 , 維 令 大 兵 皆 在 寨 外 屯 扎 , 迷 當 引 百 余 人 到 中 軍 帳 前 。 姜 維 、 夏 侯 霸 二 人 出 迎 。 魏 將 不 等 迷 當 開 言 , 就 從 背 後 殺 將 起 來 。 維 大 驚 , 急 上 馬 而 走 。 羌 、 魏 之 兵 , 一 齊 殺 入 。 蜀 兵 四 分 五 落 , 各 自 逃 生 。 維 手 無 器 械 , 腰 間 止 有 一 副 弓 箭 , 走 得 慌 忙 , 箭 皆 落 了 , 只 有 空 壺 。 維 望 山 中 而 走 , 背 後 郭 淮 引 兵 趕 來 ; 見 維 手 無 寸 鐵 , 乃 驟 馬 挺 槍 追 之 。 看 看 至 近 , 維 虛 拽 弓 弦 , 連 響 十 余 次 。 淮 連 躲 數 番 , 不 見 箭 到 , 知 維 無 箭 , 乃 掛 住 鋼 槍 , 拈 弓 搭 箭 射 之 。 維 急 閃 過 , 順 手 接 了 , 就 扣 在 弓 弦 上 ; 待 淮 追 近 , 望 面 門 上 盡 力 射 去 , 淮 應 弦 落 馬 。 維 勒 回 馬 來 殺 郭 淮 , 魏 軍 驟 至 。 維 下 手 不 及 , 只 掣 得 淮 槍 而 去 。 魏 兵 不 敢 追 趕 , 急 救 淮 歸 寨 , 拔 出 箭 頭 , 血 流 不 止 而 死 。 司 馬 昭 下 山 引 兵 追 趕 , 半 途 而 回 。 夏 侯 霸 隨 後 逃 至 , 與 姜 維 一 齊 奔 走 。 維 折 了 許 多 人 馬 , 一 路 收 扎 不 住 , 自 回 漢 中 。 雖 然 兵 敗 , 卻 射 死 郭 淮 , 殺 死 徐 質 , 挫 動 魏 國 之 威 , 將 功 補 罪 。
- Mar 01 Thu 2012 18:10
20.三國演義-第109回 困 司 馬 漢 將 奇 謀 廢 曹 芳 魏 家 果 報3
主 簿 王 韜 曰 ﹕ 「 昔 日 耿 恭 受 困 , 拜 井 而 得 甘 泉 。 將 軍 何 不 效 之 ? 」 昭 從 其 言 , 遂 上 山 頂 泉 邊 , 再 拜 而 祝 曰 ﹕ 「 昭 奉 詔 來 退 蜀 兵 , 若 昭 合 死 , 令 甘 泉 枯 竭 , 昭 自 當 刎 頸 , 教 部 軍 盡 降 ; 如 壽 祿 未 終 , 願 蒼 天 早 賜 甘 泉 , 以 活 眾 命 ! 」 祝 畢 , 泉 水 涌 出 , 取 之 不 竭 , 因 此 人 馬 不 死 。
- Mar 01 Thu 2012 18:07
20.三國演義-第109回 困 司 馬 漢 將 奇 謀 廢 曹 芳 魏 家 果 報2
徐 質 連 日 引 兵 搦 戰 , 蜀 兵 不 出 。 哨 馬 報 司 馬 昭 說 ﹕ 「 蜀 兵 在 鐵 籠 山 後 , 用 木 牛 流 馬 搬 運 糧 草 , 以 為 久 計 , 只 待 羌 兵 策 應 。 」 昭 喚 徐 質 曰 ﹕ 「 昔 日 所 以 勝 蜀 者 , 因 斷 彼 糧 道 也 。 今 蜀 兵 在 鐵 籠 山 後 運 糧 , 汝 今 夜 引 兵 五 千 , 斷 其 糧 道 , 蜀 兵 自 退 矣 。 」 徐 質 領 令 , 初 更 時 分 , 引 兵 望 鐵 籠 山 來 , 果 見 蜀 兵 二 百 余 人 , 驅 百 余 頭 木 牛 流 馬 , 裝 載 糧 草 而 行 。 魏 兵 一 聲 喊 起 , 徐 質 當 先 攔 住 。 蜀 兵 盡 棄 糧 草 而 走 。 質 分 兵 一 半 , 押 送 糧 草 回 寨 ; 自 引 兵 一 半 追 來 。 追 不 到 十 里 , 前 面 車 仗 橫 截 去 路 。 質 令 軍 士 下 馬 拆 開 車 仗 , 只 見 兩 邊 忽 然 火 起 。 質 急 勒 馬 回 走 , 後 面 山 僻 窄 狹 處 , 亦 有 車 仗 截 路 , 火 光 迸 起 。 質 等 冒 煙 突 火 , 縱 馬 而 出 。 一 聲 炮 響 , 兩 路 軍 殺 來 ﹕ 左 有 廖 化 , 右 有 張 翼 , 大 殺 一 陣 , 魏 兵 大 敗 。
- Mar 01 Thu 2012 18:06
20.三國演義-第109回 困 司 馬 漢 將 奇 謀 廢 曹 芳 魏 家 果 報1
第 一 百 九 回 困 司 馬 漢 將 奇 謀 廢 曹 芳 魏 家 果 報
- Mar 01 Thu 2012 18:04
118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九十四18
善現。知者清淨即八解脫清淨。八解脫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八解脫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知者清淨即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清淨。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善現。知者清淨即四念住清淨。四念住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四念住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知者清淨即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清淨。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善現。知者清淨即空解脫門清淨。空解脫門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空解脫門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知者清淨即無相無願解脫門清淨。無相無願解脫門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無相無願解脫門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善現。知者清淨即菩薩十地清淨。菩薩十地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菩薩十地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
- Mar 01 Thu 2012 18:02
118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九十四17
善現。知者清淨即內空清淨。內空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內空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知者清淨即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清淨。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善現。知者清淨即真如清淨。真如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真如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知者清淨即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清淨。法界乃至不思議界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法界乃至不思議界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善現。知者清淨即苦聖諦清淨。苦聖諦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苦聖諦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知者清淨即集滅道聖諦清淨。集滅道聖諦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集滅道聖諦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善現。知者清淨即四靜慮清淨四靜慮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四靜慮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知者清淨即四無量四無色定清淨。四無量四無色定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四無量四無色定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
- Mar 01 Thu 2012 18:00
118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九十四16
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觸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善現。知者清淨即意界清淨。意界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意界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知者清淨即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清淨。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善現。知者清淨即地界清淨。地界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地界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知者清淨即水火風空識界清淨。水火風空識界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水火風空識界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善現。知者清淨即無明清淨。無明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無明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知者清淨即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清淨。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善現。知者清淨即布施波羅蜜多清淨。布施波羅蜜多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布施波羅蜜多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知者清淨即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淨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淨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
- Mar 01 Thu 2012 17:58
118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九十四15
善現。知者清淨即耳界清淨。耳界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耳界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知者清淨即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清淨。聲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聲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善現。知者清淨即鼻界清淨。鼻界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鼻界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知者清淨即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清淨。香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香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善現。知者清淨即舌界清淨。舌界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舌界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知者清淨即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清淨。味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味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善現。知者清淨即身界清淨。身界清淨即知者清淨。何以故。是知者清淨與身界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知者清淨即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清淨。觸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清淨即知者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