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曰。緣境不共德。二乘緣境行相可得。菩薩不爾。故無性攝論第八云。無分別智於真如境相似而行。此意真如無一切相。智稱於如亦無行相。又了二空。彼唯了一故逾二乘。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贊曰。常攝有情德。故法華經論云。攝取眾生方便者如經以慈修身。既慈能無樂與樂。悲有苦能拔其苦。故能攝取眾生。俱言大者。異二乘故非佛不共德中大悲。彼唯佛成名不共。故有大堅固力者。常行不捨名為堅固故。思益經第一云。菩薩有四法。堅固其心而不疲倦。一於眾生起大悲。二精進不懈。三信解生死如夢。四正思惟佛之智慧。此意由愍眾生精進不懈。見生死苦如夢不實。思求佛智故行慈悲其心堅固。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贊曰。第九摧諸外道德。具四無畏摧諸外道。令生正信云起淨心。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贊曰。第四德準華嚴經。佛子有十種遊戲神通。謂一現捨天壽。二現受生。三現為童子。四現出家。五樂苦行。六向菩提樹。七現降魔。八現樂寂靜成無上覺。九轉法輪。十入涅槃。意示諸相為利眾生。廣如大般若最勝天王會釋。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贊曰。第一德具大神通名大威德。能除不信能生善根猶如大龍。能降雹除不信。能注雨生善芽。又有威力。準瑜伽三十七廣釋威力。或此威力即諸句之總。威力多種故。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贊曰。後列名也。有二。初列無學。次簡別有學。列無學中有十一人。諸經列名前後不定。今此多依出家前後。如報恩經說。此即最初五苾芻也。先度因緣及釋陳如名如本法華疏。言具壽者具福慧二命。然舊翻者多云慧命。今顯雙成故云具壽。阿說侍多者阿說云馬侍多云勝。亦云阿說婆侍多。即舊所說馬勝苾芻。婆涅波者此云氣息。摩訶那摩此云大名。甘露飯王之第二子。王有二子。一云阿泥律陀。二名摩訶那摩。婆帝梨迦此云善賢。是白飯王第二子也。王有二子。一名難提迦。二名婆帝利迦。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贊曰。盡諸有結準論今當以第十句釋。此第十一得大自在準論次第應第四句。今在第十二以第四五六七四句釋。第十二住清淨戒者準論應當已作所作。戒學圓滿道諦所收。即此淨戒是所應作。準論當句自釋。善巧方便智慧莊嚴合為一句。同因智故準論應當至心自在。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贊曰。歎德準法華經論有十六句。歎羅漢德。今此經文次第雖別大意共同。準彼論釋為十六句。彼論牒經云。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得真自在即此經云得大自在。善得心解脫善得慧解脫。即此經云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心善調伏即此經云能善調伏。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贊曰。教所被機眾成就分五門分別。一來意。二權實。三多少。四有無。五解文。來意有五。如本法華經疏。又準大寶積經論。三因緣故列聲聞眾。一於大乘中有疑令除。二有不定助成正信。三除所作已辦之心。令除智障得上果報。五因緣故列菩薩眾。一為除疑。二為益此界諸有情故。三令知他方有無量佛。令生渴仰起親近心。四是釋迦本所化故。五顯示為法從餘方遠來。此諸菩薩已得佛位尚為法來。況於餘有。言權實者準佛地經論云。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贊曰。明佛法身住依止成就分。即三昧成就

分。何故須現三昧分耶。答。如法華經論及無著菩薩般若論辨。離二障故名最清淨。不共二乘名甚深。諸法自性名法界。即此法界是諸佛境智所緣故。功德性邊即為佛土。法身所依名如來所居。故解深密經第五云。如來所行謂一切種如來共有。不可思議無量功德眾所莊嚴清淨佛土。即功德義相邊名自性法身。以功德相即依真如。不離性故名之為住。或智內證云如來居。又佛地論云。佛無二住即是法身真如為體無差別相。又解。離障真如名最清淨等。即能證智常證如故名之為住。故佛地第二云。於中一切二相分別皆不現行。緣彼勝定常住其中故名為住。住即居義。何故須明二種住處。答。欲顯三身非即離故。問。準下文說如來壽量在妙幢室。何故通序但云鷲山。答。準文妙幢至釋迦所對佛重說。如來印可阿難得聞亦名佛說。故結集說但住王城。又彼淨土非三乘人皆悉同見。據共見者且說王城。又舊人解云。四時三處。四時者。一謂四如來在妙幢室時。二世尊在鷲時。三妙幢亦至佛所時。四他方還土時。山妙幢室及他方故四時三處。今者解云。但是一時一處。以妙幢聞四佛所說。共諸大眾往至佛所重更說之。十方菩薩俱讚此佛。非往他土讚彼如來。故一時處。若不如是在室夢見金鼓寤往佛說。即應五時四處。夢見鼓時不言室淨。說壽量時變室淨故。故為二處。夢時說時晨夕別故。彼既不別為時。明知在室四如來說。不得別為時處。或可。二時二處。妙幢室夢未對佛前。未得云說。故非時處。以四如來在妙幢室說佛壽量故為時處。然前釋勝。以其阿難稱我聞故四佛說壽。阿難時在釋迦佛所。不得云我聞故。若爾如金剛華經言。阿難比丘得法性覺性自在王三昧。以三昧力知所說經皆能憶持。又觀佛三昧經云。阿難因聞佛說念佛。阿難見佛即憶過去九十億佛所說經藏。憶持不忘今亦何妨。佛力加被見佛聞經。能記憶得云我聞。答曰。不例。彼等經說皆昔曾聞蒙餘力加。即便能憶持之不忘。非未聞者。今妙幢室四如來說。阿難未聞故不能憶念。緣曾受境方言憶故。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