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威德觀音》


威德觀音,乃三十三體觀音之一。是佛教徒依據《法華經‧普門品》中之「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經文的象徵。天大將軍是統領鬼神,擁護佛法,救護國土之大將,具備大威武及德行,故名為威德觀音。


此尊形象,坐於岩石上,左手持蓮花,右手垂地。左膝屈立,著天衣,身佩瓔珞,頭頂化佛。作觀水之法相。主折伏之威,與攝取愛護之德兼具。


《高僧傳‧二集》載曰:「元魏末年,沙門法禪,一日,偕法侶多人山行。忽逢強賊,法禪見賊人來勢兇暴,知難理喻。惟虔誦觀音名號,賊追之不得。挽弓射之,欲放不能。賊人大為驚訝,投弓於地,又不能得。認為遇到神人,遂捨命逃走。法禪等,因此安然脫險。」


又載:「元魏沙門道集,行於壽陽西山,為賊擄掠,縛於樹,將殺之,道集至誠誦念觀世音。賊人引刀,屢斬皆不能傷其分毫。賊人大為恐懼,慌忙逃逸,道集因之脫離險境。」


《冥祥記》記載說:「晉沙門開達,隆安二年〈西元三九八年〉,為羌人所捉縛。時值大飢荒,羌胡以人為食。輪至開達之時,其至心念觀音真經,忽有大虎,突然出現,進逼羌族,憤怒狂號,羌人大駭,急忙逃遁。


大虎上前啃噬栅木,成一缺口,可容人穿越。然後徐徐向山中而去。開達起初見到虎噬欄柵,心想必遭虎毒。及睹柵穿而虎不入內。心中豁然明白,知此必是菩薩慈悲救護。便即穿柵逃走,夜行晝伏,竟得脫險。


《天竺志》說:「唐光啟年間,黃巢作亂,殺戮屠城,血流成河。一日,賊眾忽抵杭州,人民逃離不及,哭聲震野。老弱婦孺,數百萬人,惟靠武將錢鏐一人捍衛,於是男女老幼,皆泣拜觀音大士前,乞請慈佑。


黃巢率變民,即將入境。錢鏐所部將士,上下一心,奮勇抗敵,毫無懼色。黃巢素聞錢鏐神勇,欲以格戰降伏其心。正欲揮軍戰鬥之時,驟聞空中有念佛聲。


急抬頭仰視,見雲端旌旗寶蓋,擁護觀音大士,其八部天龍部眾,無量無數。錢鏐所部官兵,見此異象,士氣大振,勇氣倍增。


黃巢見之,歎道:「此乃佛土也,我等不得輕易獲罪於天。」遂下令三軍,調轉兵馬,向西而去。自此,錢鏐益篤信觀音大士。」


其志又云:「唐昭宗乾寗元年〈西元八九四年〉春正月。越州董昌作亂,焚府庫,殺官吏。浙江一帶,人人震駭竄匿。死於刀兵之亂者,不計其數。


鎮海節度使錢鏐,躬禱於觀音大士前,祈為慈佑眾生,以免生靈塗炭。禮拜後,方持鉞出兵。雙方對敵之時,空中忽聞萬騎馳騁而至之聲。董昌一見,嚇得魂不守舍。未及開戰,即為錢鏐所擄,於是,兵禍即除,一境平安。遂感念觀音之威神力也。」


以上感應錄,皆記載觀音之威神力,深不可測,在戰陣之上,或遇諸刀兵劫、厄難,誠心祈請,皆能獲觀世音之庇佑、化險為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ossworld 的頭像
    crossworld

    穿越神佛世界濟世網 - 社團法人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