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彌陀經》和《無量壽經》是淨土宗僧人所撰,也是淨土宗的主要經典之一。其所傳播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思想,對中國廣大下層,影響甚為深遠。因數千年來,中國一向以農立國,貧富相差懸殊,廣大的勞動階層,難免憧憬著富裕、安樂的生活,當他們覺得今生無望時,只好寄託於未知的將來(來世)


  晉代的高僧慧遠與唐代的善導大師,所創的淨土宗,有鑑於此,特別提倡最簡捷,方便又快速的修行方法,那就是要求信眾只要日夜誦念,頌揚「南無阿彌陀佛」佛號,便能迅速成佛。


  這種簡便易行的修持方法,大受歡迎,因此廣為流傳而深入民間,千餘年來,「阿彌陀佛」佛號幾乎家喻戶曉。每個人都會隨口念上幾句,久而久之,逐漸成為佛教徒相互問候的語言。由此可見阿彌陀佛其影響程度之深。


     中國當代許多學者認為阿彌陀佛並不存在,而是一位因應下層勞動階級,滿足他们生活慾望,寄望未來的虛構人物;因為他們所持的理由是阿彌陀佛的身世記載,在佛經上各出現不同的說法,難以讓人信服,其載如下:


      一、 是世自在王的弟子


據《無量壽經》所說:在過去世錠光如來(即燃燈古佛也)出世後,直至第五十三佛出世,是佛名曰:「世自在王佛」(梵音Lokesvararaja‧華譯樓夷桓羅)彼時,有一國王,聞佛說法,心生歡喜,發願修行,毅然拋棄王位,出家皈依,當了沙門,法號「法藏」(華譯又為「法積」Dharmakara 曇無迦)比丘。


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前發誓願說:「我發無上菩提心願,廣演經法,我當修行取清淨妙土,使我速成正覺,拔眾生生死苦本。」爾時世自在王佛見其心誠,遂顯現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應其心願,使法藏悉皆見之。法藏看見諸佛國土清淨莊嚴,於是在佛面前發了四十八大願,選擇攝取建立諸佛清淨妙土,清淨妙行,集所有莊嚴於此土的極樂世界。是故此四十八願又稱「選擇本願」。


其一一願名,各宗祖師所說各異,據《無量壽經鈔》言:(1)無三惡趣願。(2)不更惡趣願。(3)悉皆金色願。(4)無有好醜願。(5)宿命智通願。(6)天眼智通願。(7)天耳智通願。(8)他心智通願。(9)神足智通願。(10)漏盡智通19願。(11)住正定聚願。(12)光明無量願。(13)壽命無量願。(14)聲聞無數20願。


(15)眷屬長壽願。(16)無諸不善願。(17)諸佛稱揚願。(18)念佛往生願。(19)來迎引接願。(20)係念定生願。(21)三十二相願。(22)必至補處願。(23)供養諸佛願。(24)供具如意願(25)說一切智願。(26)得那羅延身願。(27)所須嚴淨願。(28)見道場樹願。(29)得辯才智願。


(30)智辯無窮願。(31)國土清淨願。(32)國土嚴飾願。(33)觸身柔軟24願。(34)聞名得忍願。(35)女人往生願(36)常修梵行願。(37)人天致敬願。(38)衣服隨願願。(39)受樂無染願。(40)見諸佛土願。(41)諸根具足願。(42)住定供佛願。(43)生尊貴家願。(44)具足德本願。


(45)住定見佛願。(46)隨意聞法願。(47)得不退28轉願。(48)得三法忍願。其中第十八願(在《大彌陀經》中,排列為第二十九願。)說:「願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十聲念我名號。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者(五逆者,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也。)」其所有大願皆誓言,若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誓畢,此時天大受感動,天雨妙華《即天()花亂()墜也》,空中有聲讚言道:「決定必成無上正覺」於是,法藏即一心一意刻苦修行,經過了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集無量德行(功德),其願遂滿足,終於得道成佛,號阿彌陀佛。其所居住之世界,沒有任何煩惱和痛苦,其國人民豐衣足食,到處充滿歡樂。其國土名曰:「西方極樂淨土」。此去十萬億剎(國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