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黑洞的起源:




  「黑洞」的觀念並不特別新奇,早在1798年,有名的學家拉步拉斯已察覺出因為無法射出光線於宇宙而被看成「黑洞」的星球之可能性。該想法在牛頓的重力理論的範圍內,極為簡單。此及縱然某種物體由行星、恆星、月球等彈出或射出。已知除非該物體具有比「逃離速度」更快的速度,它就不可能擺脫重力的引力脫離到宇宙空間。假如物體的速度比逃離速度慢,它不是掉回原位,就是像人造衛星那樣維繫其軌道運動。但拉步拉斯的構想被埋沒許久,因為一般認為不可能存在與太陽同一密度、半徑與地球的軌道半徑相同的星球,就算有也會因黑洞效果而不能觀測。可是到了1917年,黑洞終於以異於前述的方式被再提出討論。那是因為愛因斯坦的一般相對論出現而劃時代地改變重力的概念,使人們欲研究由此理論可預料的現象趨勢成熟。另外一提,關於“黑洞”這個名稱的由來,雖然天文學家Karl Schwarzschild在1916年就發現了廣義相對論中非旋轉黑洞的解,但是一直到1967年它才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John Wheeler正式定名為“黑洞”(black hol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