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03-04 19:51:52 補充

  如果黑洞在宇宙誕生後即形成,那麼其內部除了奇異點外一定空無所有,但是如果黑洞是由後來的超新星爆炸過程所產生的,那麼在我們在進入事件地平面後所看到的黑洞內部會稍有不同,因為時間尺度在我們的座標系統與陷縮星表面的座標系統之間有極大的差異。從外部看,會發覺恆星的核心越來越接近其事件地平面,而且速度越來越慢,直到最後它似乎停止收縮並完全變暗,核心收縮的速度慢到似乎數十億年才收縮幾公分。此時,如果我們在火箭中衝向黑洞,我們會發現整個星球的表面完全在事件地平面之內,被奇異點吞沒。


2008-03-04 19:53:12 補充

黑洞內部能量:

  由於黑洞的特性就是吞噬了一切東西(包括光),因此,黑洞裡面可能蘊藏著大量能量,甚至人們也感興趣,有沒有從黑洞中提取能量的可能方式呢?為此,必須進一步對自轉黑洞進行分析,且討論一項黑洞的基本物理性質──角動量。我們都知道,各種天體都在旋轉,黑洞應該也不例外,旋轉會使天體有角動量。


2008-03-04 19:54:34 補充

  自轉黑洞仍然存在著逃離速度為光速的「史瓦西半徑」,但它外面一定範圍的空間也將隨著黑洞一起像剛體那樣旋轉,這個與黑洞一起旋轉的空間稱為黑洞的「工作層」,工作層熱外邊緣稱為「靜止極限」。進入工作層的物體,將隨黑洞一起高速旋轉,獲得很大的能量和角動量,但由於還在史瓦西半徑之外,所以只是黑洞的半捕獲物,既有可能進一步進入史瓦西半徑內被捕獲,也有可能在特殊的條件下越出工作層,先進入然後又越出工作層的物體,由於進入後隨黑洞一起轉動附加了能量,因而越出時將帶走附加的能量。換言之,黑洞的一部份能量和角動量轉移到了物體上,並被它帶走,這就是從黑洞提起能量的一種可能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