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知道,地球內部有一個以鐵鎳元素為主構成的核心,而外層的地殼則是由較輕的石塊構成。造成輕重元素的分離,是一種沈積的過程。現在看來,較大的小行星形成的時候也經過了這樣的沈積過程,也就是在小行星還沒有完全凝固前,重元素像鐵和鎳,沈到核心,輕的元素留在表面,形成地殼。因此小行星遭受撞擊之後的碎片,有些以石塊為主,有些則幾乎全是鐵質,這也就是造成地球上隕石種類不同的主要原因。有另一個明確的證據,證明這種使得輕重元素分離的沈積過程的確發生過。那就是我們在鐵隕石的內部看到的規則花紋。這些花紋是金屬元素在從高溫的液態,冷凝成為固態的時候,一個一個原子依序排列成的近乎完美的晶格。要使得金屬原子能夠排成這麼整齊的形狀,冷凝的過程必須非常緩慢,大約每一百萬年降低攝氏十度!鐵的傳熱性質良好,如果有一團高溫液態的鐵直接暴露在冰冷的太空中,不出幾個小時,這些物質就會凝結成為一塊固態的頑鐵,溫度可以降到接近絕對零度。因此緩慢的降溫過程,只能在有外層地殼包裹的情況下才會發生。也就是因為這些花紋,所以從來就沒有人能夠拿假的鐵隕石騙人。不過話說回來,小行星帶雖然是地球上隕石的主要來源,但不是唯一的來源。1979年,在南極洲發現了一塊隕石,化驗的結果,發現它內部包含的氣體成份,與海盜號太空船在火星大氣層裡測量到的成份,幾乎完全相同。因此天文學家相信,這塊隕石是火星表面遭遇外來天體撞擊的時候,噴發出來的碎片。撞擊的力量一定很大,使得部份碎片能脫離火星的重力場,千里迢迢,飛越將近一億公里的太空,掉到地球上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