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獲獎日媒籲中國民主化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9日專電)中國民運人士劉曉波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日本全國性大報紛紛發表社論指出,劉曉波得獎是國際輿論要求中國重視基本人權的強烈訊息,中國必須正視,尊重人權和民主化。
「讀賣新聞」社論指出,諾貝爾和平獎頒贈給劉曉波,是要求成為經濟大國而疏於民主化的中國重視基本人權的強烈訊息。
社論指出,中國經濟成長,大幅增加國防費用,但對人民的權利一直未改善,中國若想在國際社會占有負責任的地位,必須深刻地認識到劉獲獎的意義。
「朝日新聞」指出,劉曉波獲獎是帶給中國領導人一項強烈的訊息,諾貝爾頒獎委員會未屈服於中國的壓力,值得高度肯定。
文中指出,中國不少人可能由於有關當局的新聞管制而尚不知道劉曉波得獎的消息,但是遲早,這項消息會在中國國內廣為人知,對從事民主化人士將是項很大的鼓勵。
社論指出,諾貝爾獎委員會的決定也是對先進國家的警鐘。國際社會由於重視和中國的經濟關係而多對中國侵害人類的普遍價值視而不見。
社論提醒中國指出,北京暗示和挪威的關係將惡化,這種強硬的態度就長期來看,是不會帶來利益,中國當局必須早日認識到,不重視普遍的價值是不會被視為真正的大國。
「日本經濟新聞」社論指出,超過百年歷史的諾貝爾獎頒給身陷囹圄的人士是前所未有,正面質疑中國的司法,同時也是首位住在中國大陸的中國人獲獎,對中國共產黨政權的面子造成雙重、三重的打擊。
文中指出,中國官員表示中挪關係將受到損害,顯示將讓此事成為外交問題,這種沒有大人氣概的作法,只會損害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
社論強烈呼籲中國共產黨政權能夠藉由這次諾貝爾和平獎的決定,重視對人權的尊重。
「產經新聞」社論指出,劉曉波獲獎帶來的訊息是國際輿論對不容他人批評的政治體制的警告。
社論指出,劉曉波得獎有可能重新喚起中國社會潛在的要求民主化浪潮,但是,勿忘造成流血的天安門事件,國際社會有必要加強監視中國壓制自由和人權的情況。9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