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黃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天下共主
前27世紀

原名


性別


出生


逝世


國籍


配偶


親屬




經歷



著作



黃帝


黃帝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3/Yellow_Emperor.jpg
軒轅氏
西元前2700年之前
有熊
西元前2600年之前
橋山
中國遠古
嫘祖
父:少典
二十五個兒子
華夏族首領
阪泉之戰涿鹿之戰

本模板: 檢視  討論  編輯










道教
入門




顯示▼基本教義





顯示▼道教人物





顯示▼道教神仙





顯示▼道教宗派





顯示▼道教典籍





顯示▼洞天福地





顯示▼維基宗教主題


本模板:檢視  討論  編輯  歷史

黃帝中國神話人物,中國歷代皇帝多為黃帝設廟祭陵等來取得象徵的統治正當性,是中國宗族文化的重要標誌性人物。被稱為中國人的祖先,有學者以文獻證據認爲是始於晚清知識分子的推動下,從中國遠古傳說的三皇五帝中脫穎而出,成為成為漢民族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祖先。[1]


「炎黃後裔」、「炎黃子孫」也成為中國人自稱的常見說法,而其中的黃帝又比炎帝更常被提及。按今天的觀點看,炎帝及黃帝可能均為遠古部落聯盟共主,根據《山海經》,炎帝在阪泉之戰敗給黃帝而後蚩尤糾集炎帝的部屬再於涿鹿之戰敗給黃帝。[2]


史記》中的五帝之首。傳黃帝姓公孫,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又居姬水,後改為姬姓[3][4]。國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亦有帝鴻氏帝軒氏縉雲氏等後者加以解釋史料之稱[5]







目錄

[隱藏]




[編輯] 簡介


黃帝之父是熊國國君少典,其母名附寶,在戍己日生黃帝於天水(清水縣三門鄉有三皇溝)[6]。據《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居軒轅之丘」。「軒轅之丘」位置尚有爭議。相傳黃帝出生夏曆三月初三,一說生於二月初二, 俗言「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黃帝在涿鹿之戰擒殺了蚩尤[7],獲得勝利,統一了中原各部落。戰後,黃帝率兵進入九黎地區,隨即在泰山之巔,會合天下諸部落,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顯現大螾大螻,色尚黃,人們說他以土德為帝,故自稱為黃帝[8]。早前炎帝與黃帝結盟對抗蚩尤,涿鹿之戰打敗蚩尤,後炎帝不滿黃帝成為天下共主,企圖奪回失去的共主地位,起兵決戰。炎、黃二帝展開阪泉之戰,黃帝取得勝利[9]。從此,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終確立。


據說,黃帝奠定天下後,制定國家的職官制度,如以雲為名的中央職官,管宗族事務的稱青雲,管軍事的稱縉雲,又設置了左右大監,負責監督天下諸部落。風后力牧常先大鴻被任命為治民的大臣。他又經常封祭山川鬼神[10]。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曆法。他定期巡視各地,瞭解人民生活情況,因此深得人民的愛戴。


此外,黃帝當共主的時候,去古未遠,人民生活簡陋樸素,故黃帝教人民生火做飯,吃熟食,又創製紡織技術,用以製作衣服冠冕,禦寒護體。他又命大臣負責不同的技術創造,如羲和常羲分別負責觀測太陽月亮臾區觀測行星伶倫創製律呂大撓創立甲子隸首發明算數容成綜合以上六術,製作樂律律曆。黃帝還讓伶倫製造樂器沮誦倉頡造字,史皇作圖,雍父杵臼夷牟共鼓貨狄


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11],她教人民養蠶縲絲,織出絲綢做衣裳,故有「先蠶」的稱號,次妃名嫫母,長相醜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黃帝敬重。黃帝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12]。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


相傳黃帝亦通曉醫術,中醫黃帝內經》是以黃帝與岐伯討論醫學問題的問答體裁編著的,分成《素問》與《靈樞》二部。但實際上可能是後人假託黃帝之名的作品。


黃帝崩,葬橋山(關於橋山的所在地歷來有所爭議,現今學術界較認可的說法是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溫泉屯鄉里虎溝村西南之橋山,其上直至後唐仍有黃帝廟並享有祭祀,直至遼統治中國北方後,從此斷祀)。而陝西黃帝陵則為一衣冠冢,因為長期處於中原漢族統治區域,因此,自秦統一中國後,歷朝歷代每歲祭奠黃帝陵延續不斷,並且被歷代帝王上升為國家大典,被稱爲「天下第一陵」。但實際上,黃帝陵只屬一個衣棺塚,黃帝陵前碑亦有表明此事情,另外,根據文獻記載,黃帝離開之時有彩雲飛天,並乘搭彩雲離開。


後世對黃帝的神化是逐漸進行的。《莊子》中提到黃帝得道成仙;《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且戰且學仙」,「仙登於天」;《列仙傳》中的黃帝還能夠驅使群仙。黃帝在道教中被尊為道家開創者之一,有特殊的地位。


黃帝被尊奉為「中華始祖」。柳翼謀評論黃帝時代是洪水以前最盛之時代:「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時,其歷年雖無確數,以意度之,最少當亦不下數千年。故合而觀其製作,則驚古聖之多;分而按其時期,則見初民之陋。犧、農之時,雖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諸物,其生活之單簡可想。至黃帝時,諸聖勃興,而宮室、衣裳、舟車、弓矢、文書、圖畫、律曆、算數始並作焉。故洪水以前,實以黃帝時為最盛之時。」黃帝和炎帝時期逐漸形成華夏族,因而他們都視為華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中國人(包括一些海外華人)自稱「炎黃子孫」。每年中國官方在陝西黃帝陵舉行祭祀活動,河南新鄭也有拜祖活動。


[編輯] 相關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編輯] 參考文獻




  1. ^ 沈松僑. 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 
  2. ^ 章行. 山海經-現代版. 
  3. ^路史》載:「神農用母弟勖,嗣少典國君,世為諸侯,後以公孫為姓。軒轅帝初名公孫,後改姬。」
  4. ^說文解字》載:「黃帝居姬水,以爲姓。」
  5. ^ 張守節史記正義》云:案,黃帝為有熊國君,乃少典國君之次子,號有熊氏。又曰縉雲氏,又曰帝鴻氏,亦曰帝軒氏。
  6. ^ 《水經注》載:「黃帝生於天水,在上邽城東七十里軒轅谷。」
  7. ^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
  8. ^ 《史記·五帝本紀》:「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9. ^ 《史記·五帝本紀》:「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10. ^ 《史記·五帝本紀》:「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筴。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
  11. ^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
  12. ^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編輯] 外部連結










前任:
炎帝
中國中原地區共主繼任:
少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