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郎樹德介紹,大地灣六項考古之最包括農業、制陶、文字、建築、繪畫等關係華夏文明進程的諸多方面。其一是中國最早的旱作農作物標本。大地灣一期出土的炭化稷標本,與國外最早發現的希臘阿爾基薩前陶器地層出土的同類標本時代相近,它不僅將我國北方旱作農業的起源時間上推了1000年,而且表明北方最早種植的糧食品種為稷,然後才是粟的推廣。而此前國內考古發現的北方農作物標本大多是粟,時間距今7000年左右。
其二是中國最早的彩陶。大地灣一期文化出土的三足缽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時間最早的一批彩陶。這批距今約8000年的紫紅色彩陶,圖案雖還不太完整,卻將中國彩陶製造的時間上推了1000年,並以不容置疑的事實說明,西北黃土高原地區就是中國彩陶的起源地。
其三是中國文字最早的雛形。大地灣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共發現了十幾種彩繪符號,這些符號比過去國內最早發現的西安半坡陶器刻劃符號的時間早了1000多年,且有一些符號與半坡符號基本一樣。雖然這些神秘符號的意義至今未能破解,但專家們認為,它們可能就是中國文字最早的雛形。
其四是中國最早的宮殿式建築。距今5000年的大地灣四期文化發掘出的一座編號為“F901”的建築,是目前所見我國史前時期面積最大、工藝水平最高的房屋建築。這座總面積420平方米的多間復合式建築,佈局規整、中軸對稱、前後呼應、主次分明,開創了後世宮殿建築的先河。
其五是中國最早的“混凝土”地面。面積達130平方米的“F901”宮殿式建築主室,全部為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類似現代水泥的地面。這與古羅馬人用火山灰制成的水泥同屬世界上最古老的混凝土。
其六是中國最早的繪畫。專家們確認,大地灣編號為“F411”的房址地面上發現的一幅黑色顏料繪制的畫作,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獨立存在的繪畫。這幅長約1·2米,寬約1·1米,保存大部完好的地畫,改寫了中國美術史,將其前推了2000多年。據考證,此前最早單獨作為繪畫保存至今的,是出土於長沙馬王堆的楚國帛畫。
令人驚嘆的是,如此眾多驚人的發現還只是大地灣遺址總面積1·34%的發掘成果。20餘年來一直參與大地灣發掘和研究的郎樹德感嘆:“大地灣是一個遠古文化遺存的巨大寶庫,現在才只是打開了它的大門。”
(摘自大眾科技報,馮誠 譚飛 張燕)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