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聖經《啟示錄》也談到了神的“真”和“忍”。如“我觀看,見天開了。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稱為誠信真實。他審判爭戰都按著公義。”(第19章第11節)。這裡是講神的“真”。又如第13章第10節:“擄掠人的必被擄掠。用刀殺人的,必被刀殺。聖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這是講佛弟子們忍受了巨大的磨難,但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邪惡再瘋狂也逃不過報應的一天。
我們更進一步來看。其實這個中文的“獸”字,當你把它倒過來看時,你會發現它其實就是畫了一隻蛤蟆的形象。而且連字面上的意思也是一隻蛤蟆,只是 因為這個東西太臟,它不配古人給它造一個單型單義的字,所以這裡用了一個田字。因為中國人把青蛙也叫田雞,就是一個從田裡蹦出來的這麼個東西。中國的語言和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歷朝歷代都有一些筮言讖語以民謠的形式流傳著。有一首童謠大家都會唱,而且已經傳唱了幾代人,它的詞很簡單:
一隻青蛙一張嘴,
兩隻眼睛四條腿,
乒乒乓乓跳下水。
蛤蟆不吃水, 太平年!
表面上這首童謠是教孩子數數的,實際上裡麵包含著高深的讖語。第一句“一隻青蛙一張嘴”形象地說出了這個“獸”字的字形;第二句“兩隻眼睛四條腿”是說這個“獸”再兇惡也不過是只四條腿的蛤蟆;第三句“乒乒乓乓跳下水”;第四句是這首童謠的核心,是說中國人民真正想要過上太平的好日子,就不能讓這只蛤蟆吃水,必須得渴死,餓死,幹死這只蛤蟆。可惜的是,人們沒有明白長期以來神用這種隱語講的告誡,讓這只蛤蟆得到了權勢,它不僅吸飽了人民的血汗,而且成為了人來歷史上最大的惡勢力,也就是聖經《啟示錄》裡所說的獸。
到此為止,我們已回答了什麼是羔羊,什麼是獸的兩個問題。用中國文字來講,答案就是兩個字:一個是“善”字,它的上頭是羔羊的印記;一個是“獸”字,它的上頭是蛤蟆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