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格﹒奧爾曼博士的他心通實驗記錄顯示:被試S的夢境顯然受到了與信息發出者A心電交流的影響。A所在的房間距S有98英尺之遙,二者沒有任何途徑進行語言或行為交流。當實驗者蒙特格﹒奧爾曼博士用儀器檢測到S處於快速眼動睡眠(REM)時,便通過一個單向電鈴叫醒A。A於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實驗目標上以試圖影響S的夢境。為了使A對實驗目標所表達的的主題和情緒具有更鮮明的感受,每副作為實驗目標的繪畫都搭配一套物品。例如,描繪拳擊的繪畫配有一隻皮質拳擊手套,描繪一個打傘的日本人避雨的繪畫配有一把東方小傘。S的REM結束時,實驗者用雙向傳呼叫醒並詢問S:
請告訴我什麼印象掠過你的頭腦?(停頓) 還有其它的東西嗎?(停頓)有沒有顏色?(停頓)謝謝。請繼續睡覺。
每次被叫醒後,S的回答都被錄音並筆記。每晚S最後一次被叫醒時,實驗者會詢問他當晚作了多少夢,是否還記得當晚的第一個夢,能否再細致描述一下夢境,夢境給你帶來了什麼思維和回憶,夢裡那些成份讓你覺得莫名其妙,能否猜想一下實驗目標是什麼等一系列問題。S的答案同樣被錄音並筆錄。實驗結束後評判員對夢境記錄與每幅畫的一致性打分。統計結果顯示出A與S之間存在心電感應效應。
例如,在第二晚的實驗中,實驗目標是一幅一個打傘的日本人躲避瓢潑大雨的繪畫。搭配物品是一把東方小傘。當晚在S的第二個夢中,他說“……霧茫茫的……位置向下,象個矮桌……向下的……”。在第三個夢中,S說,“是與一個東方男人有關的東西……”。第四個夢中,S報告,“……肯定與噴泉有關,一個大噴泉……兩個形像,還有噴散的水,沒有顏色。”第五個夢中,S報告,“我是在一個室外但是又處於室內的地方。我認為是在室外,但夢中的一部份又象是在室內……還有空調。”在S 睡醒後的最後一次提問中,S 對實驗目標的猜測是“一種與噴泉有關的東西,或者是水。”在不知實驗設計內容的情況下,評判員們認為這幅避雨的繪畫與第二晚夢境具有很高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