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當自知。所入法行。多少深淺。熟與初始。志當曰勝。
五當知節。勿貪美妙。適身節食。無以自病。
六當知眾。入比丘眾。梵志聖人。君子及士民眾分別知可敬可住可
坐可默可語。
七當知人。觀其所好。察其志能。隨意勸導。令知聖化。
如是七法。可得久住。又比丘有七惟。則法不衰。當善念行。
一惟經道。當如人念父母。父母生子。思極一世。惟法活人。無數世。度人生死。
二惟人生。無不有苦。憂念妻之家屬所有。死各離散不知所墮。若身有罪。親不能解。知此非常。當念行道。
三惟精進。端身口意。取道不難。
五當知節。勿貪美妙。適身節食。無以自病。
六當知眾。入比丘眾。梵志聖人。君子及士民眾分別知可敬可住可
坐可默可語。
七當知人。觀其所好。察其志能。隨意勸導。令知聖化。
如是七法。可得久住。又比丘有七惟。則法不衰。當善念行。
一惟經道。當如人念父母。父母生子。思極一世。惟法活人。無數世。度人生死。
二惟人生。無不有苦。憂念妻之家屬所有。死各離散不知所墮。若身有罪。親不能解。知此非常。當念行道。
三惟精進。端身口意。取道不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