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於這個問題都很好奇。其實目前科學家也正在努力研究這個問題中。有一部很有名的科幻電影「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就是從科學角度告訴我們人類進入未來時空的可能性。
由愛因斯坦「相對論」推導出的時空的觀念,引起了科學家對於多重空間的研究。比如著名的「雙胞胎悖論」。一對雙胞胎,弟弟待在地球上,哥哥乘坐一艘以光速前進的太空船往外太空飛去,最後再飛回地球。回到地球後哥哥會發現,地球已經過了幾百年了,弟弟都已經死了,哥哥覺得才沒過多久。這樣哥哥不就進入未來了嗎?雖然這只是一個假設性問題,但卻也引發了我們人類對於多重「時空」的思考。
宇宙的範圍是如此之大,每一個空間中時間行進的速度都不一樣。如果我們進入一個時間比較快的空間,那麼我們就會看到許多現在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相反的,在時間比較慢的空間中,許多過去的事情還正在發生中呢。
預言的一大特點,就是往往不正面直說,而是多採用詩歌或一些玄奧難懂的示意圖形或語言傳出,又採用了諸如暗喻、諧音、顛倒次序等方法,使得往往事情過後人們才知道真相。隋朝預言家步虛大師曾言:「茫茫天數本難知,惟在蒼生感太虛,老僧不敢多饒舌,洩露天機恐被誅。」本世紀前葉美國預測大師Edgar Cayce面對蜂擁而來的問卜者曾十分為難。他一方面能看到別人的命運,同時也知道自己只被允許做有限的解答。這也是不少人懷疑預言真實性的一大原因,認為只是後人事後的牽強附會。
預言對人類社會、及每個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預言的應驗向人們展示了預言的真實性;同時,預言能使人們對未來有一個明確的認知,那就是人類的未來是有特定發展規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而當預言所講述的事情即將發生或正在發生在自己周圍時,每個人以怎樣的態度和行為去對待、理解、認識和表現,從而為自己開創一個更好的未來,則是人們必須思考和面對的問題。
(轉載大紀元周報www.epochtaiwan.net)(http://www.dajiyuan.co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