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紀末,有關預言的各種書籍風靡一時。在東方比較著名的有袁天罡、李淳風合著的《推背圖》、邵康節的《梅花詩》,和劉伯溫的《燒餅歌》等。在西方最著名的,則莫過於諾查丹瑪斯的《諸世紀》。這些預言的準確程度令人驚異,只不過每次都是在他們預言的事件發生以後,人們才悟到其中的玄妙真機。這些先知的預言都是在他們在世時寫下的。
以下向您介紹的這個預言,和上述提到的預言的不同之處在於:這是一個起死回生者在另外空間所看到的真實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丹尼爾.布雷克林(Dannion Brinkley)。他所講述的這個故事被寫成了一本書,名字叫《在光明中得救》(台灣譯做《死亡‧奇蹟‧預言》,由方智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在1994年出版後連續5個月被紐約時報列為最暢銷書籍。
人生的重現
丹尼爾從小放蕩不羈,恃強凌弱,以打架和羞辱他人為樂。長大後在政府中工作,並擁有幾間房子和幾個小產業,收入頗豐,春風得意。在他25歲那一年,即1975年9月17日,一場暴風雨襲擊了南卡羅來納州的艾肯市,當時他正在家中和一個朋友通電話;一道閃電通過電話線擊中了他,將他重重地拋向空中。
在遭受灼熱的無邊痛苦後,他忽然感到正沐浴在巨大的和平和安寧中;他的靈魂離體,飄浮於空中。他注視著他留在床上的軀體,手中還握著被閃電熔化了的電話聽筒,鞋子上冒著煙,親友和醫生在忙碌著搶救他,而這一切似乎與他毫不相干。接著一切都消失了,一個仙樂繚繞的隧道快速向他接近過來。
正如所有死而復生的人描述的一樣,他也重新經歷了他走過的人生歷程,最微小的細節都一覽無遺。但是當他回顧人生時,不同之處在於他也是他自己行為的接受者。比如,他小的時候是學校的一霸,經常折磨其他的孩子,偷走他們的自行車,或令他們十分難堪;而現在當他回顧這段歷史時,他發現他自己存活在對方的身體中。因此,除了可以感受到自己當時的態度、感覺和動機以外,對方所感到的一切屈辱與痛苦,他也都感同身受。他同時也明瞭了他的放蕩不羈所帶給他父母的深刻傷害。丹尼爾還看到了在越戰期間,他的角色曾給他人帶來的難以描述的悲哀與創傷。當歷史重播完時,他陷入悔恨和羞愧之中,無地自容。
給他重播歷史的是一個閃爍著銀藍色光芒的生命,丹尼爾看不清他的面容,但可以感受到他那難以言傳的寬容和慈善。當歷史重播結束時,這個生命帶著丹尼爾飛向一個由水晶構成的城市。這個城市的大教堂是一個由水晶建構的傑作,放射出令人敬畏的耀眼光芒;在這座為讚美主而建的教堂前,丹尼爾感到自己是那麼微不足道與渺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