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地方長官
李淵原來做過刺史,在隋煬帝即位之初做了滎陽(今河南滎陽)、樓煩(今山西靜樂縣)兩個郡的太守,後來任殿內少監、衛尉少卿。西元613年(大業九年),隋煬帝征伐高麗時,李淵在懷遠鎮督運糧草。這時,楊玄感利用民憤舉兵反隋,後來失敗。在這期間,李淵奉命鎮守弘化郡(今甘肅慶陽縣),廣交天下豪傑,而被隋煬帝猜疑。在615年調任山西、河東,到達龍門時,遇上了母端兒農民起義,李淵領兵擊敗了起義軍,收編萬餘人,實力大增。第二年,他升為右驍衛將軍,任太原道安撫大使,從此落腳太原,經營後來的起家之地。
鎮守太原之初,李淵就表現出過人的軍事謀略。隋煬帝從樓煩巡遊到雁門時,被突厥兵包圍,因為李淵的太原兵才得以解圍。隋煬帝便讓他和馬邑郡守王仁恭一同北擊突厥。但他們的兵馬很少,不足五千。李淵便選出擅長騎射的兩千騎兵,吃住騎射仿效突厥兵,向突厥炫耀武力,等和突厥兵遭遇時李淵便下令攻擊,結果打敗突厥,從此之後,突厥不敢再輕易南下了。
617年,李淵正式任太原留守。這裏糧草充足,兵員廣闊,李淵在此紮下根來,開始積蓄力量。
鎮壓歷山飛,穩固太原
李淵為了鞏固太原這塊根據地,北面和突厥交好,消除隱患,南面主要是鎮壓了歷山飛起義軍。
歷山飛是農民起義軍領袖魏刀兒的外號,共有十萬多人,李淵和副留守王威領兵五六千與之決戰於河西郡(今山西汾陽)雀鼠谷。王威見對方兵多,便有些畏懼,李淵卻勸他不必擔心,說以智取勝將一戰必勝。
等歷山飛的軍佇列陣十餘里長,向李淵他們進攻時,李淵將部隊分成兩陣,第一是大陣,主要是老弱兵,讓他們多樹旗幟,後面跟隨許多輜重。第二陣是小陣,以數百名精銳騎兵分列左右隊。開始將士都不解其意,王威只好率大陣前進。歷山飛以為李淵就在大陣之中,便率主力進攻,看到輜重後又爭相搶奪。趁此混亂之機,李淵率騎兵突然襲擊,一舉衝垮敵陣,打敗歷山飛的軍隊。
李淵之所以如此用兵,是看到了敵我力量對比懸殊,不能正面決戰,他抓住了對方紀律差的弱點,用了騎兵快速襲擊打亂敵陣,然後趁機掩殺的作戰方針,大獲全勝。
擊敗歷山飛起義軍後,李淵通過收編其殘餘,進一部壯大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