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客寓柳州,住舍離柳侯祠僅一箭之遙。夜半失眠,迷迷頓頓,聽風聲雨聲,床邊似長出齊滕荒草,柳宗元跨過千年飄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傷。第二天一早,我便向祠中走去。

擋眼有石塑一尊,近似昨夜見到神貌。石塑底座刻『荔子碑』『劍銘碑』,皆先生手跡。石塑背後不遠處是羅池,羅池東側有柑香亭,西側乃柳侯祠。祠北有衣冠墓。這些名目,只要粗知宗元形跡,皆耳熟能詳。

祠為粉牆灰瓦,迴廊構架。中亭植松柏,東廂是碑廊。所立石碑,皆刻後人憑弔紀念文字,但康熙前的碑文,都已慢漶不可辨識。有此想到,宗元離去確已很遠,連通向他的祭祀甬到,也已截結枯朽。時值清晨,祠中寥無一人,只能靜聽自己的腳步聲,在迴廊間迴響,從慢漶走向清晰,又從清晰走向慢漶。

2

柳宗元到此地,是公元八一五年夏天。當時這裡是遠未開化的南荒之地,朝廷貶放罪人的所在,一聽地名就叫人驚慄,就像後來俄國的西伯利亞。西伯利亞還有那份開闊和銀亮,這裡卻整個被原始野林籠罩著,潮濕蒸鬱,暗無天日,人煙稀少,瘴疫猖獗。去西伯利亞的最人,還能讓雪橇劃下兩道長長的生命曲線,這裡沒有,投下多少具文人的軀體,也消失得無影無蹤。面南而坐的帝王時不時陰慘一笑,御筆一畫,筆間遙指這座宏大無比的天然監獄。

柳宗元是趕了長路來到這裡的。他的被貶,還在十年前,貶放地是湖南永州。他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過的孤寂而荒涼。親族朋友不來理睬,地方官員時時監視。災難使他十分狼狽,一度蓬頭垢面,喪魂落魄。但是,災難也給了他一份寧靜,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自然相晤,與自我對話。於是,他進入了最佳寫作狀態,中國文化史擁有了『永州八記』和其他篇什,華夏文學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構建。

照理,他可以心滿意足,不在顧慮仕途枯榮。但是,他是中國人,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以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卻又迷惘著自己的價值。永州歸還給他一顆比較完整的靈魂,但靈魂的薄殼外還隱伏著無數誘惑。這年年初,一只詔書命他返回長安,他還是按捺不住,欣喜萬狀,急急趕去。

當然會經過汨羅江,屈原的形貌立即與自己交疊起來。他隨口吟道:

南來不做楚臣悲,
重入修門自有期。
為報春風汨羅道,
莫將波浪枉明時。 (汨羅遇風)

這樣的詩句出自一位文化大師之手,讀著總讓人不舒服。他提到了屈原,有意無意寫成了「楚臣」,倒也沒有大錯。同是汨羅江畔,當年悲悲戚戚的屈原與今天喜氣洋洋的柳宗元,心境不同,心態相仿。

得到長安,兜頭一盆冷水,朝廷厲聲宣告,他被貶到了更為邊遠的柳州。

這年他四十三歲,正當盛年。但他預料,這個陌生的柳州會是他的喪葬之地。他四處打量,終於發現了這個羅池,池邊還有一座破損不堪的羅池廟。

他無法預料的是,這個羅池廟,將成為他的祭祀,被供奉千年。

不為什麼,就為他破舊箱裡那一札皺巴巴的詩文。

3

在柳州的柳宗元,宛如一個魯濱遜。他有一個小小的貶謫官職,利用著,挖了井,辦了學,種了樹,修了寺廟,放了奴婢。畢竟勞累,在四十七歲上死去。

柳宗元晚年所幹的這些事,一般被稱為政績。當然也對,但他的政績有點特別,每件事,都按著一個正直文人的心意,依照所遇所見的實情做出,並不考據何種政治規範;作了,又花筆墨加以闡釋,疏浚理義,文采斐然,成了一種文化現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ossworld 的頭像
    crossworld

    穿越神佛世界濟世網 - 社團法人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