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權術種下禍根
郭崇韜雖然忠貞不二,但他為了自己的權力,也是想辦法排擠他人。為完全控制樞密院的大權,他讓一個比他年輕的宦官張居翰和他一起擔任樞密使,而讓曾經在他之上的李紹宏做宣徽使,這使李紹宏懷恨在心,糾集其他宦官對他攻擊,郭崇韜漸漸樹立了政敵,自己也開始走向死路。
郭崇韜也很明白自己權勢過重會招來禍端,他對兒子們說:「我輔佐陛下,得罪了許多人,常為他們所誣陷,我想避開,去地方做官,免得以後大禍臨頭。」
他的兒子郭廷說卻反對他這麼做:「大人功名到現在這個地步,一旦無權,就等於是神龍離開了水,必為螻蟻所制,大人還是考慮其他辦法吧。」
這時,有一個屬下獻計道:「現在您功高蓋世,雖然有小人陷害,也不能離間您和陛下的關係。為今之計,應該力辭官職,陛下肯定不許,這樣便會堵住小人之口,不會再說您貪圖權勢。然後,再趁現在皇后未立之機,上奏立劉氏為後,迎合陛下之心,到時不但陛下高興,劉氏也會感激你的,內宮有劉氏撐腰,外有陛下為您做主,誰會對您怎麼樣呢?」
郭崇韜聽了,非常贊同,便照計行事。他三次上奏摺堅決要求辭去樞密使的職務,李存勖每次都安慰他,沒有同意。郭崇韜又進行第二步,密奏李存勖,請立劉氏為皇后,然後又上奏章列舉當今應當做的二十五項大事,都是很切合實際的,有的是一些便民得人心的措施。然後,又堅決辭去他所兼任的節度使的職務,李存勖准許了。
郭崇韜這些措施確實有了成效,劉氏被立為皇后,李存勖和劉氏都很高興,二十五條大事也說明郭崇韜在治國方面確實很有才幹,而且以後李存勖確實很多都照辦了,對治理國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郭崇韜還是常被宦官和伶人們誹謗誣陷,郭崇韜一直在尋找更好的脫身避禍之計。
河南有一個縣令叫羅貫,人很正直,由於秉公執法而得罪了宦官和河南尹張全義,張全義又在他的義女劉皇后面前誣陷他,宦官也在李存勖的耳邊說他的壞話,郭崇韜明知羅貫冤枉,極力為他排解,而李存勖竟然聽信讒言,將羅貫斬首示眾,為不讓郭崇韜勸止,李存勖竟自己將宮殿門關上,不讓他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