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蜀滅掉之後,郭崇韜的命運並沒有好轉,反而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了。由於滅蜀基本上是他一個人在謀劃指揮,軍事戰略就不用說了,就是平定之後所有的政事也是郭崇韜來管理,舊將的招撫,官吏的設置,軍隊與朝廷的奏報往來都是經他之手,而李存勖的兒子魏王李繼岌卻被冷落了。李繼岌並沒有什麼野心,再加上年輕,所以和郭崇韜也沒什麼衝突。但李繼岌身邊的宦官們卻是一幫貪財的小人,見郭崇韜的門前車水馬龍,送禮巴結的人絡繹不絕,自己卻沒有機會撈到一點油水,就千方百計地在李繼岌面前挑撥是非,陷害郭崇韜。
郭崇韜本人的做法也有些不太注意,他毫不避諱地住進了降將王宗弼的家裡,王宗弼也是個鑽營的小人,前蜀後主王衍投降後,王宗弼便將宮中的珍寶財物全部弄到自己的家裡,等郭崇韜到了後,他便挑選王衍的姬妾和珍寶供奉郭崇韜,然後請求郭崇韜任命他為蜀地鎮守長官,郭崇韜答應保舉他,其實這也是為了安撫他這樣的降將,因為郭崇韜出兵之前已經向李存勖推薦了孟知祥。在前蜀投降之初,魏王李繼岌派人向王衍要犒賞軍隊的錢,王衍卻推託不交,使李繼岌非常生氣。和後來其他的事比較一下,不難發現這其實也是宦官們想撈錢的一個藉口。等魏王進城之後,治他的不忠之罪,將他和兒子一同斬首,這件事使郭崇韜和李繼岌開始產生了矛盾。而且,王衍在向郭崇韜請求蜀地長官的同時,又聯合其他人寫請願書,要求郭崇韜為蜀地長官,李繼岌看後,對郭崇韜說:「皇上最器重您了,怎麼會讓元老功臣留在邊遠之地呢?況且我也沒有權力做主。」宦官李從襲卻拿這件事大做文章:「郭公在收蜀地舊將的人心,圖謀不軌,大王要時刻防備才是。」在宦官的挑撥下,李繼岌和郭崇韜的矛盾逐漸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