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國歷史上經濟高度發達的時期,隨著經濟的繁榮,文化藝術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為了適應藝術發展的需要,在音樂生活中出現了我國最初的拉弦樂器形態,即軋箏。詩人皎然《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軋箏歌》中有:「君家雙美姬,善歌工箏人莫知,軌用蜀竹弦楚絲,清畦婉轉聲相隨……。」在這首詩中,詩人描寫了用竹棒擦弦而發聲的軋箏及其為歌唱兩伴奏的用途,甚至還把使用竹棒和絲弦的產地都記錄了下來,說明詩人見的是一件非常講究的樂器。由此可以推知,軌箏在唐代的民間已經流行很久了。
《舊唐書,音樂志》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箏,本秦聲也。……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這段記載是把軋箏做為箏的一種變體而記錄下來的。由於發聲方法的改變,樂器的性質也就產生了根本的變化。所以說,軌箏這種以竹片擦弦而發聲的樂器是我國拉弦樂器的最初型態。
在唐宋時期,還出現過奚琴、胡琴和稽琴等拉弦樂器,它們的形制大同小異。宋陳暘《樂書》載:「奚琴本胡樂也,出於弦桃而形亦類焉。奚部所好之樂也。蓋其制,兩弦間以竹片軋之。至今民間用焉。非用夏變夷之意也。」陳暘在這裡雖然沒有指明奚琴出自唐代,但是從陳暘的記載奚琴的前後所列都是隨唐樂器,以及從陳暘的語意來看,奚琴顯然已經流行很久了。與陳暘同時的歐陽修在詩中曾記載著另外一種奚琴:「奚琴本出奚人樂,奚人彈之雙淚落。」這裡記載的奚琴不是拉弦,而是彈撥樂器。
胡琴的名稱最早也見於唐代、那時對少數民族所使用的樂器曾統稱為胡琴。白居易在詩中有:「胡琴錚鏦指撥刺,吳娃美麗眉眼長。」的詩旬,從演奏指法來看,這裡指的顯然是彈撥樂器的胡琴。宋代,在沈括的《夢溪筆談》裡記載著一種馬尾胡琴,明確地談到拉弦樂器的胡琴,沈括在為邊兵寫的一首歌詞中有:「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彎弓莫射雲中雁,歸雁如今不寄書。」這裡說的馬尾胡琴,明確地指出了它是用馬尾做弓弦進行拉奏而發音的樂器。
稽琴的名稱最早見於宋代,在宋高承輯的《事物紀原集類中有:「杜摯賦序日:秦末人苦長城之役,弦桃而鼓之,記以為琵琶之始。按桃如鼓而小,有柄,長尺餘。然則擊弦於鼓首而屬之於柄末,與琵琶極不彷彿,其狀今稽琴也。是稽康琴為弦桃遺象明矣。」從這段記載來看,它是類似琵琶的彈撥樂器,而不是拉弦樂器。在《事林廣記》元、陳元靚輯,中記載著另一種稽琴:「稽琴本稽康所制,故名稽琴。二弦,以竹片軋之,其聲 清亮。」這顯然是和奚琴、軋箏相似的、用竹片擦弦而發聲的拉弦樂器。
從唐宋時期的史料來看,我國拉弦樂器的產生有三種現象是值得注意的:在唐/宋時期出現了彈撥樂器與拉弦樂器同名異器的現象。每種拉弦樂器的發音都是以俸擦而開始的。馬尾擦奏的拉弦樂器最早出現在北方游牧民族當中。
鑒於上述,我們可以說,中國拉弦樂器的產生是世界上拉弦樂器產生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中國拉弦樂器產生的過程中,它經歷了由彈撥樂器到拉弦樂器的改革過渡階段,是在彈撥樂器的基礎上,經過人們的不斷創新而發展、衍變和派生出來的拉弦樂器。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開始均為捧擦,以後在北方游牧民族中首先使用了用馬尾弓擦弦的拉弦樂器。
元代,由於蒙古族的興起,並用武力統治了中原地區,他們通過戰爭把草原文化帶到了中原地區,並和中原文化相結合,而拉弦樂器正是在這個結合的過程中形成了新的胡琴。《元史》中記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這比宋代沈括在詩中記載的馬尾胡琴在形制上更清楚了。明代,拉弦樂器又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從明代尤子求繪的《麟堂秋宴圖》中看到的胡琴,不但是卷頸龍首,二弦,用馬尾弓拉奏,而且還有了用以固定弦長的千斤。這在唐宋的史料記載中是沒有的,應當說這是一大進步。明代的胡琴已和今天所見的胡琴類拉弦樂器極為相近了。
拉弦樂器以優美的音色大大地豐富了音樂生活,它不但為歌唱伴奏,而且成為樂器演奏的一個新的種類。南宋末年出版的《都城記勝》一書中有:「細樂以蕭/管、笙、箏、稽琴、方響之類合動」的記載,這就是我國最早的,包括吹、打、彈、拉四種樂器演奏的,最初的民族管弦樂隊的芻形。
文源於中國音樂史(http://www.dajiyuan.co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