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發心第十


 


觀無量壽佛經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寶,自皈依後,更不皈依外道。戒有多種,在家人所持的是五戒。即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更有八戒,菩薩戒等,恐繁不述。)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試想孝養父母,列在淨業之首,何等重要。實因父母恩深,為世間福田之極。所以經說,供養父母,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等。可見修淨業人,對於倫常之道,是輕忽不得的。我們又要曉得殺生,偷盜,邪淫,是身三業。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是口四業。貪


 


欲,嗔恚,邪見,是意三業。犯而不持為十惡,持而不犯為十善。能修十善的,那身口意三業自然清淨,能與淨業相應。


 


總之,今欲求生淨土,直須專以念佛為正行,更將供養持戒佈施作福,和所作一切於世於人有益的事不論大小,不論多少,隨時隨地,都來回向西方。即如將一杯水與人,或以一錢與人,亦必起念道,以此善緣回向願生西方。不特於一切善,要隨喜回向。即使一時失照,偶起惡念或惡行,也要懺悔回向。常使一念不斷,念念在彼,使淨土緣熟,到臨終往生,便如輕車就熟路一般,毫無阻礙。且莫只將念佛回向西方,卻將其餘功德,另去回向世間福報,則念不歸一,便難往生。憨山大師,屢戒人不可一邊念佛,一邊增長生死根,就是這個緣故。至於願我離苦得樂,願我捨穢取淨,這是聲聞緣覺的因,其願狹。須發無上菩提心,普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普令一切眾生捨穢取淨。雖生淨土,而不捨娑婆。雖處娑婆,而願和眾生同生極樂。這是正願,亦名宏願,亦名無上願。


 


蓮池大師發願回向文,為最完美之作。起首即說:『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臨了結道:『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遍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此中關係,因為我有生死,我求出離。而一切眾生都有生死,都求出離。我和眾生本同一體,皆是多生父母,未來諸佛。更進一步,我們看到釋迦世尊,彌陀如來,從無量劫來,為我等眾生,不惜身命勤修難行苦行,圓滿無上菩提。一則降生娑婆,而示成正覺,以穢以苦,折伏我而開示我。一則安居極樂,而光照十方,以淨以樂,攝受我而接引我。行者如只為一已的利樂,不以眾生為前提,既違背諸佛普度眾生的本懷,亦辜負諸佛攝受的重恩。外不能感通諸佛,內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圓成佛道,下不能廣利群生。那無始的恩怨便不能解脫,積劫的罪業便難以懺除,多生的善根也難得成熟了。所以必要稱性發大菩提心。徹悟禪師道:『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諸位善信,記取斯言,前途珍重,再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ossworld 的頭像
    crossworld

    穿越神佛世界濟世網 - 社團法人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