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依法
本源法師部落格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義不依語。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四、依智不依識。

什麼叫 「依法不依人」 呢?不是說這個人名氣有多大,「因為他是大和尚,我才信他」,不是的,要看他講的話是不是佛經祖師的傳承,這樣叫「依法」。如果他講的不符合經典,那就不能依從;如果有人即使是個惡人,他說 「念佛往生」,你就要依他,因為他講的是佛法。


 


當初釋迦牟尼佛求法就是這樣子的,向羅剎鬼求法,求半句偈子,佛都獻身讓他吃掉。這叫 「依法不依人」,不依這個人的名望、學問、資格、地位。但是,我看現在 「依法不依人」 的人,一萬個裡面難得幾個,講實在的,都是 「依人不依法」,「因為他是我的師父,因為他名望高……」如何如何,「哎,你講的怎麼跟大法師講的不一樣?」 這就不是 「依法不依人」了,你講這句話,是在挑撥人際關係,是不是?我在這裡,隆道法師在那裏,「哎,你怎麼講的跟他不一樣?」如果我們兩個搞得有矛盾,那怪誰?怪你。他講的是禪宗,我講淨土宗,當然不一樣!佛法八萬四千門,釋迦牟尼佛講的這部經和那部經就不一樣,那怎麼辦?「師父,你講的淨土宗,經典依據在哪裡?你這麼講有什麼根據? 」好,那師父就交底出來,哪部經、哪部疏論,釋迦牟尼佛怎麼講,祖師怎麼講……如果聽過之後,「依法不依人」,雖然他沒有名氣、沒有修行、沒有道德,但是講的是佛法,就要依從。

什麼叫 「依義不依語」 呢?佛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一個意思,如果死在語言文字上了,不能懂得佛法的意趣、指向的話,那是不行的。比如說,經中講「乃至一念」、「乃至十念」 往生,如果你誤解說 「我只念一聲佛號,就能往生,再不用念了」,那就是沒有懂得《無量壽經》的意思;如果「依義」,如祖師講的,祖師講 「乃至一念」、「乃至十念」 是多到一輩子念佛,如果沒有這麼長的時間,臨終才遇到佛法,一聲、十聲也往生,這個叫 「依義不依語」,你光依表面語言,就可能出問題。

什麼叫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 就是透徹的、真實的;「不了義」 就是方便的、權假的。比如說,《觀經》講到三福九品回向也可以往生,這個是 「不了義」,是方便;《阿彌陀經》就講了: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念彌陀名號能往生,這個是「了義」。《阿彌陀經》是《觀經》的延續,《觀經》把定散二善講完後,歸到《阿彌陀經》,歸到最後一句話,說:「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我講那麼多,你就念這句佛號。」 這是比較法,意思是說三福九品也可以往生回向,要念佛就更好。


 


來到《阿彌陀經》裡邊,就要把 「持佛名號」 更加詳細地展開,這個時候就不含糊了,因為釋迦牟尼佛講這部《阿彌陀經》是 「無問自說」,是「了義」;《觀經》是有問、有請,是韋提希夫人請求才講的,是隨順眾生而講的。《阿彌陀經》是隨佛的本懷而講的,當然《阿彌陀經》是「了義」了。「了義」 怎麼講呢?「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所修的,是雜善、雜行,是「少善根福德因緣」,你想到報土去,不行的!能往生,也是邊地、化土,想到報土去,只有專念彌陀名號。這叫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什麼叫 「依智不依識」 呢?「智」 就是心智、智慧;「識」 就是第六意識的分別見解。當然我們沒有智,那我們依祖師。比如講 「一心不亂」,你看到 「一心不亂」四個字,如果用意識分別,「要這樣子、那樣子……」,那就違背了佛理。《阿彌陀經》也好,不管講怎樣念佛,不能違背彌陀本願,如果和阿彌陀佛所發誓願不相吻合,那一定是教化的方便,一定要歸到佛的本願,所以,善導大師把 「一心不亂」 解釋為「專復專」。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他有智,那就依他的。從聖道門來講,他是悟得自性了,能悟得一切佛法真理了,當然 「智」 就開發出來了。


 


禪宗尤其有這個特點,禪宗的公案講出來,我們都雲裡邊、霧裡邊,為什麼?凡夫都是第六意識的分別,這些公案是破除執著的,沒有智慧就不能了解,那只有聽祖師的。如果你不懂,看了很多公案,就會罵祖師了,「講什麼話?糊裏糊塗、顛三倒四的!」 那你不懂得佛法。

按照 「四依法」 學佛,確實能得利益。在淨土宗裡邊,我們曾介紹過,要門、弘願門,要門就是 「不了義」,弘願門就是 「了義」,弘願是阿彌陀佛真實本願;要門是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請求講的,隨順眾生的根機,是調化的方便。


 


所以,《觀經疏》講:「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請求,講淨土要門;阿彌陀佛顯彰他的本心,即別意弘願,特別的意思,韋提西夫人想不到的。這才是真實、了義。那麼,了義和不了義之間的關係怎樣呢?從不了義,進入了義,這叫 「由方便進入真實」。

我們去勸化人家,有時講了義,有時講不了義。「念佛往生」 是了義,「念佛保平安」是不了義,但是你不能說不對,確實有這個效果,但是,如果你先跟他講了義,他不能接受,所以,一開始先說「念佛病就能好,就能消災免難」,先要講不了義,隨他的根機;他進來之後,慢慢根機成熟了,就要講了義了,「念佛不能老求這個,求往生!」各位也在作這些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ossworld 的頭像
    crossworld

    穿越神佛世界濟世網 - 社團法人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