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是在江南的一個小鎮上長大的,從小就對音樂懷有強烈的興趣,尤其仰慕貝多芬。我讀過許多有關他的書,每當書中有他的畫像,就會想像他的音樂: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深刻、最偉大的音樂。可惜除了他的《小步舞曲》之外,直到一九六六年文革開始前,我才在一個朋友的朋友家中,聽到了嚴良坤指揮中央樂團錄制的《合唱交響曲》唱片。當時我被震撼得“失魂落魄”,並且持續了一個星期都無法自拔。


再次和貝多芬的音樂相遇,是聽我的女朋友(現在的妻子)在鋼琴上彈奏“悲愴”奏鳴曲。那時“文革”已進行了六、七年,我已有了在內蒙古“廣闊天地練紅心”的種種經歷,被選送到天津音樂學院學習作曲,開始有點“專業范兒”了。以年輕人的熱情傳達出的貝多芬,有著一種特別動人而直接的力量,女朋友演奏的貝多芬使我對大師的崇敬更加深了,可同時,一絲疑惑卻在心頭升起:為什麼叫做 “悲愴”?音樂中並不都是甚至很少有悲愴的意味。畢竟那時我還年輕,一絲疑惑很快就消散在對貝多芬的熱愛中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rossworld 的頭像
    crossworld

    穿越神佛世界濟世網 - 社團法人中華九天玄女文化推廣協會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