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死而復生的竹子
峨眉山是我國最高的旅游名山,山腳與山頂的溫差常在15°C左右。多樣的自然環境,為多種動植物繁殖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這里的植物品種多達數千種,除了高大挺拔的松、柏、楠和稀有的喜樹、冷杉、水青樹等,竹子占據了很大的地盤。這里的竹子,稱得上是竹陣、竹海,而由于區域不同,竹子的種類和形態也有區別。低山區的慈竹、苦竹、斑竹、白夾竹、中空外直,綠蔭婆娑﹔中山區的龍竹、黑竹、鳳尾竹、清翠碧綠,神采多姿﹔高山區的箭竹,高不過1米,中實若老藤,葉茸娟媚,不畏霜雪。
竹子是人們的愛物,它的虛心、堅韌常為人們所樂道。竹子的生命力是極強的,它能傲對自然界的風霜雨雪,由此贏得人們的崇敬。然而,300多年來,峨眉山的竹子卻兩次出現成片死亡的現象,這是十分罕見而怵目驚心的事情。
明崇禎戊辰年(公元1628年),峨眉竹海第一次遭難。對此,明代大學士胡世安所作《志竹變》(載《峨眉縣志》)有專門的記載。胡文說,崇禎元年之春,峨眉山上下周遭,竹大小各種一時俱枯,求一*菁者不可得。至次年漸就腐朽,人盡薪采几盡。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