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尊曰:師有二種,一華二實。所言華者,內無所解,外見解相,光飾誑物,令使信從,是名愚師,不可歸依。所言實者,內解備故,行無缺故,衣弊履穿,謙 光晦跡,外若不肖,名大丈夫。若因善友識此師者,宜往服勤,諮稟嚴訓。若說小乘有得之義,生滅相法,有有有無,有因有果,說如是等,名為暗師。若說諸法無 修無礙,無滅無生,非有非無,非因非果,而有而無,非不因果,巧解因緣,假名中道示教是法,乃名明師。
青童君曰:如是天師,甚為希有。云何名為出家之相?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童君曰:云何復名近於善友?
天尊曰:友亦二種,有敗有成。若人勸言:人生受報,任命自然,數盡終敗,非關習業。如刺頭尖,火燥水濕,誰之所為?凡聖愚智,貴賤富貧,誰作之者?但 能守分達其所稟,從容自足,何須苦行求學善法?矯性自傷,勞而無獲,尚無見益,何道之有?作此說者,名惡知識,不可親近,宜即遠離。若有說言;一切果報由 業緣來,肉眼不覩三世報相,謂言自然;此非實義,汝勿信之。當發善志,尋師問道,修行正教,為來生緣轉入信根,成無上道。如是說者,名善知識,如是之人, 常應親近。何以故?是能生成法身命故,能生二世福利樂故。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相青童君內自思惟:天尊所說十種階梯,為如學者入道方便始是之相,我尚未了。初發意者,豈有解耶?作是念已,從座而起,嚴整衣冠,一心庠序;到天尊前,禮畢長跪,白天尊曰:向聞十法為修行階梯,愚未能解,願重告示:云何名為善欲之心?
天尊曰:善哉。上相問有二種:一者,狐疑未解,故問;二為一切未解者問。上相已於久遠劫來善解知聞,通達正法,已入道界,沐浴法流;並觀空有,善知廣 略說法之要;為眾生故,方便啟請。夫說法者有二種相,一略二廣。為鈍根者,亦略亦廣:但開一門,故名為略;若多說者,智不堪故,於一事中分別說,故名之為 廣;以其難悟,指掌慇懃,故名為廣。為利根者,亦有廣略:備開法門,是名為廣;智力堪故,不須曲碎而能具解,粗釋一隅,故名為略。我為皇人處中為說,初學 下根理所未究。上相慈愍,為來世人啟請分別,今當廣示。言善欲者,承宿習因,自然而發信敬之念,願樂三寶,欲求出世,厭惡世間。一切眾生凡所為作,皆因欲 生:若欲行善,則能趣善;欲行惡者,便造惡事。是欲所本,由根利鈍:福果之人稟氣明利,其根利故,能生善欲;鈍根罪報受氣濁辱,其根闇鈍,則生惡欲。習欲 增積,成性不移,是名分別善欲之相。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既成熟已,堪任為說,重玄兼忘,平等正法,入真實際,是名大乘 教化之術。此經如是示善治法,是故我說喻如良醫。得此經者,能識眾生諸所偏病及以等病,隨宜授藥,無不差愈。如此人者,亦名醫王。依此經故,能消眾惱,是 故復稱為智慧藥。能生智慧,離煩惱病,故名智慧藥。卿等當知,名義無量,或說因為果,或說果為因,能如說教法、為智慧藥者,是名因中而受果稱。何以故?能 愈病者乃名為藥,是智慧藥從正教生,是故正教名為智慧藥。此經非但能治惑病,亦能發生妙善之法,能使學者到常樂處、不死之宮。譬如甘露,有服之者,終無橫 死,長命延年;此經如是,有服行者,必得常恒安樂之命。若有不能行巧方便,學一向作解而起執滯,更增煩惱,不保長生。譬如有人,雖服甘露,不能將節,傷損 藥性,反致毒傷。是故應當於正法門深解方便,隨宜取悟,證甘露道,是乃名為得法利益。皇人作禮,稱善復座。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皇人復問:若諸大士於惡濁世欲教眾生,先以何法而成熟之?願垂告誨,得兼利益。
天尊告曰:譬如良醫,善知治術,然後能治一切病苦。如此經者,即世良醫,能示眾生治煩惱病之要術故。所以者何?未見此經,不識眾生造惡根源,顛倒病 相;又不能知治斷之法。如愚癡人身嬰重病,不遇良醫,隨心自服諸餘毒藥,病既不愈,橫夭其壽。始學之人不遇此經,亦復如是,暗習邪道以自救度,既不得度, 墮三惡道。是故應當聽受是經,識醫良術,乃能療諸妄惑之病,過度神仙。云何為術?行者欲度一切眾生,先當入定,察其緣起、樂欲、根性差別若干:貪欲偏重, 說身無奇,不淨臭穢諸惡充滿,破其染愛念想之心;嗔恚多者,示四等行,使學慈仁忘我愛物,解其忿懟,令無怨惱;愚癡重障,示以法門,方便教誨,令得慧解; 散亂之人,示令守一,拘魂制魄,專柔其心;學嬰兒行、著諸見者,示以空相,泯其分別;計畫之心多憍慢者,示無我相、無自在力,何所恃怙而起高心,不久磨 滅,終必死壤;苦惱逼迫無暫安時,以無常苦通治諸病,常念正道等療眾疾。是名成熟眾生之相。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皇人又問:云何名為修習正觀、登頂之相?
天尊答曰:始學之人,精修十行為方便道,學相似空;能解眾生無真實體,漸悟微塵亦無真性,悉皆虛假;入一相門,堅固不退,是名登頂。如上高山,至頂得 住,而無退墮。知不退已,進更修習,轉得勝明,能生真道,力用增益,似於無欲。體滯著故,故名為似;入真法門,故名無欲。甚深正教,能通眾生入無欲道,復 名法門無欲。增長洞解真性,正見諸法無生滅相,轉出生死,破諸魔眾,心如瑠璃映徹無礙,正中之正畢竟永斷,名轉法輪。法輪之體,是真實智,運出三界,超踰 玉清,到常寂處,故名法輪。是諸神尊得是法已,復欲令彼諸眾生等,乘此正智出到道場,方便善巧如所悟說;因此巧說,今得開曉,轉暗入明,由此妙教,是故復 名為正法輪。如車有輪能運乘者,隨意所至到安樂處,是正法輪亦復如是,能載行者至解脫處。又如國王有大輪寶,能破怨敵,是法如是,能破四魔異道怨敵,是故 復名正法輸也。是名修習正解正觀、登頂之相。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真皇人避席稽首,上白天尊:我於今日欲有所問,惟垂聽許。天尊告曰:善哉善哉。恣隨所問。
皇人啟曰:不審初學未入定位,何所修習,以為階梯?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細無常,念念損壞,真是苦惱,人不能知,是名細苦。四者,一切世間不淨穢惡,亦有麄細,麄者可見,細不 可知。如世肉身,皮膚血脉,大小不浄,屍形臭爛,是麄不浄;煩惱結漏,慧者棄薄,是細不浄。五者,萬物皆是空,無性無實故,假眾緣故。六者,出世昇玄,至 道常住,湛體自然,無生無滅,離有為相。七者,真一妙智,自在無礙,神力所為,隨意能辯,故名大我。八者,離二無常,不受諸授,心相寂滅,故名安樂。九 者,真性虛通,離一切相,無染無穢,是名清浄。十者,至道真實,非偽雜身,是金剛身,故名善有。十一者,是世間法及出世法,皆假施設,悉是因緣,開方便 道,為化眾生,彊立名字。十二者,正道真性不生不滅,非有非無,名正中道。十二法印,定我法門,隨其有言,即宜遵奉。無此說者,不可修行。吾以道眼,遙於 寂地觀察眾生,有能分別明了法印、依教行者,我即化身種種,示現人天六道,隨宜施作;倏有欻無,權示接引,覆護輔持,令無留難。卿當以此正法之印,普告天 人,咸使知識,按法奉行。太極真人稽首奉命。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尊曰:道本無言,亦無文字。但為世間無明眾生愚癡觸壁、懸心寘道無由悟解,故立世典,漸啟童蒙;乃寄語言宣示正道,假借文字著述經圖。語字乃同,非 復流俗。子欲識者,當一心聽:有十二印,印我正法。若諸教中有此法印,即是正經;無此印者,即是邪說。何等十二?一者,世間有為之法,皆悉無常,即生即 變,即老即滅,逝水電光、駿馬飈風莫之能比。諸夭壽限,期滿亦謝,隨業流轉三惡道中。大期死壞,易可知覺;變易無常,世不能了。三清之人,見生滅相,覺無 常苦,智明了故,體無相故,以智慧故,能知能覺;忘不著故,不以為苦。而是任放,恬愉安樂,懸解未圓故,隨念生滅。二者,一切世法皆無有我,不自在故,非 真實故,相因待故。三者,世間有心之法,皆悉苦惱。何以故?可逼迫故,可違逆故,無常遷滅故。苦有二種,一麄一細。云何為麄?一切受生,老病死壞,冤家合 會,恩愛分離,所求不稱,是名麄苦。云何為細苦?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於是天尊歡喜,答曰:善哉,善哉。汝有所問,甚得機宜。汝今善聽。譬如國王統領天下,具足七寶種種庫藏。是王有時巡行四海,以自娛樂,普益黎氓。儲君 承統,紹宣洪業,加以委寄。有大智臣,贊揚正治,利安臣民。我亦如是,運御一切為大法王,欲巡至妙昇玄之域,以正觀心導三清眾。悉以正真祕密寶藏委付道 君,拯卹貧窮無善財者,班錫功效精進之人。復欲普令諸真大聖共弘正道,隨機所稱,各開利益;亦如國王所付之臣,必選深智堪委寄者,然後付之。汝亦如是;又 於無量微塵之劫,捨欲守真,精進猛勇,智慧明了,福德薰修,故能發無上心,諮論大法。我以圓足具福慧故,善能釋汝疑惑之心,知汝堪受甚探祕藏,輔助道君弘 道利物。
於是太極真人白天尊曰:敢問委世正法流行,所說言辭隨從世典,天魔異道添糅真經,語以義求,云何分別?願示其要,使將來世無留礙心。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